[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机械制造与装备 » 运输装备制造

新型转运式艉滑道收放系统研发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工作艇;艉滑道系统;转运式滑道收放系统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GK180578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船工科鉴字[2016]第23号 评价单位: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科技部
评价日期: 2016.07.20 评价证书号: 船工科鉴字[2016]第23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孵化基地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3394012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一、 项目来源与背景   在高海况下工作艇靠近母船时,由于风、浪、流和螺旋桨尾流的联合作用,母船和工作艇的相对运动复杂,目前尚无成熟的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国内外滑道收放系统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先后发展了纵向倾斜冲排式、铰接翻板式、搭载式滑道技术,但前2项技术存在依靠小艇底部冲击、冲排回收的技术局限,普遍出现对中难、使用海况低、工作艇容易损坏等使用问题。搭载式滑道技术为某国管控技术,工作艇虽无需冲排回收,但系统体积大、重量重,只能用于排水量较大的母船,且价格昂贵。   为满足国内外用户需求,2012年我院以院内科研立项的形式开展了新型转运式滑道收放系统研发工作。2012年12月,海关总署300吨级海关缉私艇设计及建造项目要求该艇需配置一套具有国际化先进水平的舰载艇艉滑道收放系统,实现4级海况下对11米大型工作艇安全、快速有效收放,解决国内现有艉滑道收放系统存在的使用问题,我院以此为契机,在设计及建造投标书中提出了一型与目前国内外收放形式不同的新型转运式艉滑道收放系统,中标后与船厂签署了批量供货合同。首型首套系统交付海警并批产后,陆军认可了该核心技术适用于其多艘快艇连续收放的任务需求,我院于2015年开展了第二型产品的研发工作。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满足用户对滑道收放系统收放技术日益提高的需求,研发新一代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舰载艇艉滑道收放系统,系统能在4级海况下对既定的大型工作艇实现安全、快速有效收放,造价相对低,解决现有艉滑道收放系统存在的对中难、使用海况低、工作艇容易损坏等问题。   三、主要技术创新点   (1)在世界上首创性地研发了可伸缩、曲折搭载的转运式舰滑道收放系统,实现大型工作艇在航行中安全自动挂钩,解决了传统艇滑道收放系统存在的适应海况条件低,工作艇回收安全性低、收放效率低下等问题。   (2)创新性地研发可移动的嵌套轨道主滑行机构以及嵌套可曲折轨道滑行机构,实现了滑道水下延伸及改变角度功能,解决了传统昵滑道收放系统带来的工作艇易损伤的重大问题。   (3)开发了新型夹持式捕捉钩和缓冲式捕捉棒组成的捕捉装置,实现工作艇碰钩自动捕捉和固定,解决了传统昵滑道收放系统依靠人工挂钩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效率低等问题。   (4)全新设计的牵引系统,解决了大型复杂机构各运动部件同步问题,解决了常规舰滑道在母船舰倾角小情况下,靠重力释放工作艇速度慢或无法下滑问题。   (5)研发的波浪测量装置,实现了收放条件的自动判别,提高了工作艇收放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6)该系统研发难度大、技术复杂,在没有成熟技术借鉴的情况下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已向国家提交11项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现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另外形成技术秘密6项。己实现批量生产,并装备实船使用,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评价,实现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军事及民用推广价值。   四、历年获奖情况   获得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2016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获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17年度科技奖二等奖   
成果名称: 新型转运式艉滑道收放系统研发 关键词: 工作艇;艉滑道系统;转运式滑道收放系统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装备制造
二级分类名称: 运输装备制造 三级分类名称: 水路运输装备
研究起止时间: 2012.10 至2015.06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学科分类2: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HW2013-001;HW2013-002;HW2013-0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1200.00 评价单位: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科技部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2016.07.20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船工科鉴字[2016]第23号 推荐单位: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GK180578
成果简介:   一、 项目来源与背景   在高海况下工作艇靠近母船时,由于风、浪、流和螺旋桨尾流的联合作用,母船和工作艇的相对运动复杂,目前尚无成熟的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国内外滑道收放系统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先后发展了纵向倾斜冲排式、铰接翻板式、搭载式滑道技术,但前2项技术存在依靠小艇底部冲击、冲排回收的技术局限,普遍出现对中难、使用海况低、工作艇容易损坏等使用问题。搭载式滑道技术为某国管控技术,工作艇虽无需冲排回收,但系统体积大、重量重,只能用于排水量较大的母船,且价格昂贵。   为满足国内外用户需求,2012年我院以院内科研立项的形式开展了新型转运式滑道收放系统研发工作。2012年12月,海关总署300吨级海关缉私艇设计及建造项目要求该艇需配置一套具有国际化先进水平的舰载艇艉滑道收放系统,实现4级海况下对11米大型工作艇安全、快速有效收放,解决国内现有艉滑道收放系统存在的使用问题,我院以此为契机,在设计及建造投标书中提出了一型与目前国内外收放形式不同的新型转运式艉滑道收放系统,中标后与船厂签署了批量供货合同。首型首套系统交付海警并批产后,陆军认可了该核心技术适用于其多艘快艇连续收放的任务需求,我院于2015年开展了第二型产品的研发工作。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满足用户对滑道收放系统收放技术日益提高的需求,研发新一代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舰载艇艉滑道收放系统,系统能在4级海况下对既定的大型工作艇实现安全、快速有效收放,造价相对低,解决现有艉滑道收放系统存在的对中难、使用海况低、工作艇容易损坏等问题。   三、主要技术创新点   (1)在世界上首创性地研发了可伸缩、曲折搭载的转运式舰滑道收放系统,实现大型工作艇在航行中安全自动挂钩,解决了传统艇滑道收放系统存在的适应海况条件低,工作艇回收安全性低、收放效率低下等问题。   (2)创新性地研发可移动的嵌套轨道主滑行机构以及嵌套可曲折轨道滑行机构,实现了滑道水下延伸及改变角度功能,解决了传统昵滑道收放系统带来的工作艇易损伤的重大问题。   (3)开发了新型夹持式捕捉钩和缓冲式捕捉棒组成的捕捉装置,实现工作艇碰钩自动捕捉和固定,解决了传统昵滑道收放系统依靠人工挂钩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效率低等问题。   (4)全新设计的牵引系统,解决了大型复杂机构各运动部件同步问题,解决了常规舰滑道在母船舰倾角小情况下,靠重力释放工作艇速度慢或无法下滑问题。   (5)研发的波浪测量装置,实现了收放条件的自动判别,提高了工作艇收放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6)该系统研发难度大、技术复杂,在没有成熟技术借鉴的情况下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已向国家提交11项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现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另外形成技术秘密6项。己实现批量生产,并装备实船使用,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评价,实现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军事及民用推广价值。   四、历年获奖情况   获得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2016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获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17年度科技奖二等奖   
联系人: 邓习娟 成果登记日期: 2018-08-22
联系人email: tech@gumeco.com 单位代码: 94402642
邮政编码222: 510250 联系人电话: 020-84377836
单位传真: 020-84128428 单位通讯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革新路126号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020-84372986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8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卢孝武;黎理胜;朱小楠;李光天;陈万宏;徐文珊;何兴;陈海光;毛福考;何伟群;钱雯;陈顺洪;李明敏;陈南华;刘万贤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