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巡航救助船;深水探测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EK2018F120186000995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2017CBZ181 | 评价单位: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 ||
评价日期: | 2017.11.17 | 评价证书号: | 2017CBZ181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1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孵化基地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394012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近年来,随着水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和海洋开发利用力度的加大,水上遇险人数和遇险船舶数量不断增大,水上交通事故几乎与船舶交通量成同步增长趋势,重大事故比列居高不下。但目前存在交通运输系统整体船舶综合利用率低,存在监管救助力量难以适应水上运输的快速发展的状况。 虽说近年来国家投资建造了部分大、中型海洋救助船,明显提高了海上救助能力。但救助力量仍然不足。在南海责任区域,到2010年“十一五”发展规划完成后,在责任区域平均每916公里(494.6海里)才有1个救助基地,平均间距是美国的9倍多;平均每43.75万平方公里海域才配备1艘大中型救助船舶,平均单船覆盖面积是美国的31倍,日本的34倍。同时现有的救助船舶功能单一,尚无具有深海探测能力的专业救助船,在应对马航370坠机事故搜寻等国际事件中,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及船舶。急需开发一型具有更好的适航性、更齐全的救助功能、具有联合搜救指挥能力、具有较强的深海探测能力的远洋综合救助船。 我国与美、韩、日等国家的海上救助力量存在一些差距。在船型方面,美、韩、日等国家的救助综合考虑了船的适航性和快速性,能够抵御更恶劣的海上环境。从功能定位来说,美、韩、日的大型救助舰部分兼顾了海上救助、救助、应急指挥通信等功能,部分船舶配备了较强的水下搜寻设施。而我国尚未具有深海搜寻和联合搜救指挥能力的专业救助船。 为健全国家应急救援机制的需求,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要求到2020年,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反应快速、应急高效的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为此交通部救捞局委托701所开发一型功能齐全、单船海域覆盖面积大并具有深海探测能力的大型远洋救助船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设计一型具有良好的适航性、具有联合搜救指挥能力、具有较强的深海探测能力的我国首艘同时拥有空中、水面、水下搜寻能力的深海救助母船。 1设计总体思路 兼顾联合搜救指挥、救生救助、深海探测功能为一体,重点解决搜救综合指挥、直升机起降搭载、遇险船舶拖带救助、对外消防作业、海上溢油回收、深海探测等多功能并存的总体布局困难问题。在确保使用能力的前提下,解决兼顾快速性、操纵性、耐波性的线型综合优化等问题。在船的外型设计上利用总体布置优化及线型优化技术,确保大风浪救助的适航性。 2主要性能指标 总长127.65m,型宽 16.0m,型深8.1m,设计吃水5.97m,设计排水量6300t,总吨5443,净吨位1632,试航航速20.18kn,续航力15000nmile,自持力45天,人员编制35人。 “南海救102轮”是我国首艘同时具备空中、水面、水下搜寻能力的深海救助母船,实现了我国远洋救助船设计技术的突破,突出的创新点如下: 1)通过总体集成优化设计,实现了深远海多功能立体综合救助。 2)首次实现了7000吨级公务船上对于S-76D型直升机的保障能力。 3)在有限的船舶资源下配置了多项节能方案和智能控制技术。 大型巡航救助船总体设计完成后进行了实船建造,建造出来的船舶主要参数及技术性能指标全部达到或优于工可报告的要求。 序号 项目 工可要求 实船建成后参数 结论 1 总长(m) ~128.6 127.65 合格 2 试航速度(kn) ~20 20.18 合格 3 人员编制(人) 35 35 合格 4 获救人员(人) 200 200 合格 5 自持力(天) 45 45 合格 6 续航力(nmil) 15000 15000 合格 7 动力定位能力 DP2 DP2 合格 8 抗风稳性 12级风 12级风 合格 9 系柱拖力(kN) 1700 1700 合格 10 回转直径 不大于4倍船长 约2倍船长 合格 与国内外同类型船舶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经过实船应用证明该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南海救102”轮服役后,完成阳江半液态纸浆船起火救助任务,成功救助人员11人。在台风“天鸽”肆虐期间,成功救助遇险船舶“SEPANTHEA”、“长鸿1号”,解救船员48人。由于其出色的性能和强大的深水探测能力,“南海救102”被外界誉为“深海先锋”。 “南海救102”的同型船“东海救102”在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入列,入列后圆满执行“神州十一号”飞船海上应急救援保障任务,在多次救援任务中表现突出,获得外界的一致好评。 “南海救102”轮是我国首艘具备深远海搜寻能力的专业救助船,促进了国防科技工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交通部救捞局正在筹划建设一艘20000吨级的大型深远海多功能救助船,“南海救102”轮的技术成果对于推进新项目的研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