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机械制造与装备 » 运输装备制造

一种基于钒电池的船舶混合储能供电电源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钒电池;船舶;混合储能供电电源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2018N993Y004691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六安志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评价单位: 国家知识产权局
评价日期: 2018.10.12 评价证书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孵化基地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3394012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是各种船只的总称,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但是船舶由于长期在水中行驶,因此需要自备储能电源为船舶进行供电,然而现有的船舶用储能电源的散热效果还有待提高。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船舶用储能电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本项目研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钒电池的船舶混合储能供电电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船舶用储能电源散热效果还有待提高的问题。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研发项目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钒电池的船舶混合储 能供电电源,包括储能电源本体、主风扇、辅风扇和保护层,所述储能电源本体的底部安装 有纱网,且纱网的下方拐角处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位于固定套筒的内部,且固定套筒 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伸缩杆从防尘板的内部贯穿,且防尘板的下表面排布有散热凸条, 所述主风扇安装在储能电源本体的前端中心处,且主风扇的后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 马达,所述辅风扇分别位于储能电源本体的前端拐角处,且辅风扇的后端安装有第二转轴, 同时第二转轴通过传动带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所述保护层分别设置在主风扇和辅风扇的 外侧。   优所述伸缩杆与固定套筒构成一个伸缩机构,且该伸缩机构的伸缩范围为 伸缩杆的长度与防尘板的厚度之差。   优所述散热凸条均匀设置在防尘板的下表面,且散热凸条的高度小于固定 套筒与底座的高度之和,同时防尘板的占地面积等于纱网的覆盖面积。   优所述第二转轴通过传动带与第一转轴构成一个传动机构,且该传动机构 在储能电源本体的内部设置有4个。   优所述保护层包括防水透气膜、活性炭吸附层以及滤网,且三者由内至外依 次分布,同时活性炭吸附层呈蜂窝状结构。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研发项目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钒电池的船舶混合储能供电电源,用于船舶行驶过程中的一系列供电,且在储能电源本体的下端安装有纱网,纱网可将装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出,同时纱网的下方还安装有升降结构的防尘板,在不使用该装置时,可将防尘板置于纱网的下表面,对装置进行防尘,除此之外,在储能电源本体的前端还安装有主风扇和辅风扇,且主风扇和辅风扇的运行只需通过一台马达即可完成,节约了成本与资源,同时主风扇和辅风扇的外侧均设置有保护层,可放置灰尘和水流进入至装置内部对装置造成损坏,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成功地研制了一种基于钒电池的船舶混合储能供电电源,本装置具有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整体的技术水平较高,适用于需要大型的移动电源的船舶,装置性能稳定可靠。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装置已经应用于船舶装置中获得使用者的肯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暂无其他问题。   ⑥历年获奖情况   暂无
成果名称: 一种基于钒电池的船舶混合储能供电电源 关键词: 钒电池;船舶;混合储能供电电源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装备制造
二级分类名称: 运输装备制造 三级分类名称: 水路运输装备
研究起止时间: 2016.06 至2017.08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六安志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学科分类2: 470.40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TM911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10.00 评价单位: 国家知识产权局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2018.10.12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推荐单位: 六安市科技局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2018N993Y004691
成果简介: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是各种船只的总称,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但是船舶由于长期在水中行驶,因此需要自备储能电源为船舶进行供电,然而现有的船舶用储能电源的散热效果还有待提高。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船舶用储能电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本项目研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钒电池的船舶混合储能供电电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船舶用储能电源散热效果还有待提高的问题。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研发项目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钒电池的船舶混合储 能供电电源,包括储能电源本体、主风扇、辅风扇和保护层,所述储能电源本体的底部安装 有纱网,且纱网的下方拐角处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位于固定套筒的内部,且固定套筒 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伸缩杆从防尘板的内部贯穿,且防尘板的下表面排布有散热凸条, 所述主风扇安装在储能电源本体的前端中心处,且主风扇的后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 马达,所述辅风扇分别位于储能电源本体的前端拐角处,且辅风扇的后端安装有第二转轴, 同时第二转轴通过传动带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所述保护层分别设置在主风扇和辅风扇的 外侧。   优所述伸缩杆与固定套筒构成一个伸缩机构,且该伸缩机构的伸缩范围为 伸缩杆的长度与防尘板的厚度之差。   优所述散热凸条均匀设置在防尘板的下表面,且散热凸条的高度小于固定 套筒与底座的高度之和,同时防尘板的占地面积等于纱网的覆盖面积。   优所述第二转轴通过传动带与第一转轴构成一个传动机构,且该传动机构 在储能电源本体的内部设置有4个。   优所述保护层包括防水透气膜、活性炭吸附层以及滤网,且三者由内至外依 次分布,同时活性炭吸附层呈蜂窝状结构。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研发项目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钒电池的船舶混合储能供电电源,用于船舶行驶过程中的一系列供电,且在储能电源本体的下端安装有纱网,纱网可将装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出,同时纱网的下方还安装有升降结构的防尘板,在不使用该装置时,可将防尘板置于纱网的下表面,对装置进行防尘,除此之外,在储能电源本体的前端还安装有主风扇和辅风扇,且主风扇和辅风扇的运行只需通过一台马达即可完成,节约了成本与资源,同时主风扇和辅风扇的外侧均设置有保护层,可放置灰尘和水流进入至装置内部对装置造成损坏,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成功地研制了一种基于钒电池的船舶混合储能供电电源,本装置具有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整体的技术水平较高,适用于需要大型的移动电源的船舶,装置性能稳定可靠。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装置已经应用于船舶装置中获得使用者的肯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暂无其他问题。   ⑥历年获奖情况   暂无
联系人: 顾运辉 成果登记日期: 2018-12-13
联系人email: guyunhui@yeah.net 单位代码: 93404796
邮政编码222: 237000 联系人电话: 13615695166
单位传真: 单位通讯地址: 安徽省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曙光龙泽府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13615695166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8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顾运辉;张东成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