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半组合曲轴;电磁感应加热;红套工艺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9372018Y1236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3-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青岛海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青科评备字第2018200264号 | 评价单位: | 青岛中天智诚科技服务平台有限公司 | ||
评价日期: | 2018.10.10 | 评价证书号: | 青科评备字第2018200264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孵化基地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394012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半组合曲轴装配技术”成果属于新型机械/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船舶制造业。 该项目针对半组合曲轴红套装配过程中存在的制造难题和加工局限,开展了曲轴红套过程中部件加工精度、温度场变化、曲轴受力及变形研究,为曲轴红套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提高了曲轴红套工艺的操作速度和成型质量。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曲轴正式红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红套前准备工作;单个曲柄与主轴颈、输出端轴颈红套成曲柄组;各曲柄组红套成整根曲轴。 红套孔是曲轴零件组装的关键部位,在加工中需控制两个红套孔的圆柱度及合适的过盈量。以42机为例,红套孔尺寸为φ484,通过对工装刀具的改进,采用可调大直径的镗刀盘加工,解决了平旋盘、镗刀等加工技术对红套孔加工精度不高的难题。保证红套孔圆度≤0.03,同轴度≤0.05,与上下平面垂直度≤0.05。为了保证轴颈与红套孔要求的过盈量,曲柄与轴颈需进行配合加工,并保证其圆柱度≤0.04mm,轴颈红套位经抛光处理后粗糙度Ra3.2,以提高红套质量。 根据红套工艺的要求,在轴颈红套位预留红套定位台阶,用于红套时曲轴整体长度的控制。为了保证红套后长度在要求公差内,轴颈零件在加工时,轴颈红套变形量适当变化,根据红套质量及整体加工的要求确定合理的零件红套前尺寸。 由于轴与孔的过盈量较大,需对孔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同时兼顾孔的变形量、红套间隙。因此合理的加热工艺、加热介质、加热部位、专用工装、控制加热时非正常变形等是保证红套乃至曲轴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该项目通过多次试验研究,掌握了曲柄的加热温度、红套孔热变形量、装配变形量等关键数据,优化了红套过程工艺,通过合理控制加热温度,降低不同部位间温度差,减小工件不规则变形量,保证装配间隙控制在0.4mm以内。在整体加工时检查曲柄的跳动均在0.4mm以内,毛坯轴颈跳动在0.7mm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