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船舶建造仿真技术;船舶生产设计;Tribon软件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18009026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8-12-10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浙科验字〔2017〕1432号 | 评价单位: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 ||
评价日期: | 2017.12.18 | 评价证书号: | 浙科验字〔2017〕1432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孵化基地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394012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1、课题来源与背景 作为现代造船模式的必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深化船舶生产设计是近年来转模工作的重点内容。传统的设计工具如AutoCAD等软件已很难适应目前市场要求,研究快速高效的设计关键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国内大型船厂陆续开始使用Tribon软件,该软件具有优良的集成化功能,是一个非常好的船厂生产设计软件。其以统一数据库将产品的几何信息、工艺信息、管理信息进行集成,便于船舶生产设计的开展,系统内各模块间的数据信息的传递快速统一,降低出错率,易于修改,从而可以缩短船舶设计的周期,降低设计成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绝大部分使用单位现在仅仅利用了该软件的小部分功能,使之起到的作用与普通CAD软件无异,并未充分发挥Tribon软件的集成化优势。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 技术原理 (1)大型散货船船舶建造仿真技术研究 采用船舶专用设计软件,在设计中考虑总组、分段建造方法,确定小组、中组和大组的划分,然后进行模拟装配,使各零件具有了装配代码,模拟整个造船生产过程,把模拟的过程中能发现装配的问题和模型自身的问题,及时修改、更正,通过出立体和平面的组立作业图,以组立为单元,配以组立零件配套表,全面直观的反映实际造船作业信息。 (2)大型散货船三维管系放样技术研究 在设计过程中以三维船体结构为背景,根据原理图,确定实际生产中所需的管件、法兰、泵的实际形状、规格和加工方式等,解决与船体、舾装、电气之间的干涉和协调问题,并直接体现到设计图纸中,直接指导生产。 (3)大型散货船预舾装技术研究 通过模拟生产,对单元、区域进行预装设计,使分段预舾装率明显提高,从而缩短船台周期。 (4)大型散货船虚拟建造工艺技术研究 通过生产设计地深入,模拟生产,将生产中需要进行的装配、焊接,组立制作,分、总段的合拢等问题,先在设计中讨论,选择最简单的工艺路线,将高空作业、狭窄区域作业移至平地、敞开区域作业,变仰焊、立焊为附焊,改善施工环境,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安全生产,降低生产难度与成本,缩短建造周期,提高产值与利润。 (5)具有自主产权的大型散货船数据库的开发与建造 将详细设计中由于二维设计引起的设计错误及误差,通过三维模型建立,设计人员在一个完全交互的三维图形环境下工作,利用可视化界面,直观、有效地发现问题,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使用统一的产品数据库管理,各专业之间可以共享最新的数据。使生产过程中由设计引起的错误明显减少,以减少材料和人力上开支,进行更准确的材料预估,更早得出材料清单,为数控切割机以及弯管机提供数控信息以及提供给计划部门信息。 2.2 性能指标 1)优化船体结构与线型,选用新型船舶主机,综合营运油耗降低至26.29吨/天。 2)提高钢材利用率,使一次钢材利用率从原来的89.7%提高到92.7%,单船节约钢材采购量312 吨。 3)船舶建造船坞周期缩短至69天,码头周期缩短至77天。 4)TRIBON建模率100%。 5)货舱区域大量选用长宽板,单船分段总数减少12%,能耗降低3%以上。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实现浙江船舶应用Tribon软件、NAPA软件及有限元单元分析进行本地深层次生产设计的突破,为地方企业提供有力的设计技术支撑;充分适应企业生产条件,确保设计准确性。2)充分发挥集成系统优势,大大缩短设计周期,解决国内该领域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1)项目经过技术关键的研究与实施,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全部内容,其主要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均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 2)项目实施以来64000DWT系列散货船累计交船16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项目以散货船为目标船型进行研发和实施,在取得关键技术攻关成果的前提下推广至其它船型,不断提高浙江企业船舶设计质量、缩短船舶建造周期、减少船舶建造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2014 年至2015 年生产的64000DWT散货船实现销售收入35075 万元,创汇达5622 万美元。 2)项目实施以来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时间短,仍然有部分工艺无法彻底解决而影响造船周期的进一步缩短,一部分生产流程尚未实现标准化,同时由于部分技术与生产设备等硬件联系紧密,适合于项目承担单位而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企业,存有一部分的局限性,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