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船型优化;高效捕捞;水滴型球艏;CFD流体分析;负载敏感控制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9312018Y0542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8-10-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航学鉴字[2016]第15号 | 评价单位: | 中国航海学会 | ||
评价日期: | 2016.09.25 | 评价证书号: | 航学鉴字[2016]第15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孵化基地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394012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针对我国渔船船型混杂、系统装备落后、安全性能差、油耗高等问题,开展渔船船型优化和高效捕捞装备系统集成研究。项目采用了CFD流体分析与EFD船模比较试验验证方法,并综合利用NAPA、ANSYS有限元分析进行基于多目标参数数字化总体性能分析、船型降阻线型精细化设计,形成了中小型渔船船型节能降阻和船型标准化设计的指导方法,创新建立了面向中小型渔船的阻力特性分析和快速性预报模型,平均误差<3.5%。采用新型水滴型球艏和球艉、变频电力推进系统、主机余热利用等节能技术,并利用主机PTO和液压高效传动方式,有效发挥主机功率,采用负载敏感控制技术,实现渔捞机械与渔具载荷自适应控制,同比节能15-20%,显著提高了渔船节能效果和捕捞效率。建立了基于船型综合性能优化分析模型的渔船数字化研发平台,创新了渔船船型研发设计方法,构建了渔船节能船型设计方法体系;研发集成国产化变频电力推进技术以及渔船多工况相适应的PMS系统,首创国内电力推进拖网渔船;采用液压负载敏感控制技术以及渔船主机PTO传动系统,研发了远洋渔船高效捕捞成套装备;开发节能标准化系列船型,开创了 “五统一”渔船标准化推广模式。项目研究成果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制定标准2项,发表论文41篇。成果经在上海、江苏及远洋渔业等区域进行示范应用,共推广九型节能标准化渔船923艘,新增造船投入18.79亿元,新增造船利润2.25亿元,捕捞产值约17亿元/年,捕捞新增利润4.75亿元/年,平均节省柴油23518吨/年,减少CO2排放74936吨/年;推广应用高效捕捞装备2531台套,产值7.2亿元;增加就业约2万人。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