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三峡库区;可倒伏A字架;组合定位;全电力驱动;打捞起重船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9312018Y0874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8-10-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沪科评第2018000061号 | 评价单位: | 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 | ||
评价日期: | 2018.05.16 | 评价证书号: | 沪科评第2018000061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孵化基地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394012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三峡库区1000吨应急抢险打捞起重船是为提高三峡库区应急抢险打捞能力、应对突发沉船事故、保障库区航道通航安全而建造的,主要用于长江三峡库区应急抢险的沉船沉物起重打捞,兼顾长江中下游河段应急抢险打捞的需要。 本船艉部甲板设置一台全回转起重机,其最大起重量为1000t×36m(尾固定),530t×36m/600t×32m(回转);设置两台全回转舵桨装置和艏侧推装置用于推进和动力定位。本船配置60米常规空气潜水系统,预留饱和潜水接口,配置清淤设备、沉船燃油处理系统、水下电焊和切割设备、水下探测等先进打捞设备。本船在适应三峡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干线的水域环境、库区船闸及跨江桥梁高度、作业方式等方面,都能满足一定的限制条件。创新性地使用了可倒式起重机A字架,具备一定快速调遣能力和良好的操纵性,首次在内河大型起重船上采用了较先进的全电力驱动系统,为适应长江航道和库区水域环境,首次在国内采取锚泊设备和推进器设备组合的动力定位技术。由上海科学技术情况研究所出具的“水平检索报告”(编号20180638SH)结论指出:“该委托项目涉及的应急抢险打捞起重船,性能指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船自2016年4月份建成后即投入工程使用,先后完成了“吴淞2号”、 沙洲电厂560吨电机定子、扬子海工(太仓)码头LNG船、振华重工风电钢管桩、张家港港务局门机、沪通长江大桥、芜湖长江二桥、商合杭铁路芜湖公铁大桥等项目的重件吊装工作。本船是长江航道上第一艘能进入三峡库区、并能在长江中上游枯水季节通过浅水航道和满足桥梁限高的大型全回转打捞起重船,填补了长江中上游和三峡库区大型起重船装备的空白,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在重型大件吊装上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为我国的长江航道保通助航及长江黄金经济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有效提升了长江干线沉船(物)打捞、排障、出险能力,对于维护三峡库区社会、环境、生产生活等公共安全、航道通航安全畅通、船闸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