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超大型集装箱船;系列化;船型研发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9312018Y0061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8-10-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船工科鉴字[2017]第33号 | 评价单位: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科技部 | ||
评价日期: | 2017.05.18 | 评价证书号: | 船工科鉴字[2017]第33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孵化基地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394012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该项目对9400箱级、10000箱级、13500箱级、18000箱级等系列超大型集装箱船共性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设计和建造。上述业绩提升了我国船舶工业的原始创新力,系列优秀船型的研发和接单提升了我国的船型竞争力。 该项目突破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有: 1、对主尺度和总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船型具有高载箱量、高载重量、少压载水、低振动噪音的优势。 2、基于多吃水、多航速的综合优化技术,开发出在一定吃水和航速范围内保持性能优良的船型,推出了一系列综合能效水平高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船型。 3、突破了基于水弹性的结构响应分析的关键技术,建立了超大型集装箱船结构的安全评估方法,解决了颤振(whipping)的极限强度分析和波激振动(springing)的疲劳强度分析。 4、突破了大直径长轴系设计的船体变形和环境温度引起的变形预报难题,采用了弹性校中方法核算轴系的校中,合理地调整了各轴承的负荷,补偿了船体变形对轴承负荷的影响。 5、首次提出了基于一体化的绑扎桥结构加强分析方法,解决了剪力墙两边立柱处的计算受力过大的问题,减轻了结构重量,解决了施工难题。同时绑扎系统的优化提升了集装箱货物堆装综合能效。 6、对大容量输配电系统架构进行设计优化,采用了分布式低压馈电系统,解决了因双岛布局带来的低压电网压降过大及电缆通道拥堵问题,提高了电网稳定性和输配电电能质量,减少了电缆使用的数量,降低了造船成本。 该项目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其中授权4项),发表论文26篇。 该项目研发的系列船型的起点高、性能好、结构优、效益佳,实现了我国超大型集装箱船船型的自主研发和批量接单,合同总金额约92亿美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