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三元前驱体;NCM622;动力型;新能源汽车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18008143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20180027 | 评价单位: | 衢州市经信委 | ||
评价日期: | 2018.08.10 | 评价证书号: | 20180027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孵化基地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394012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1、项目来源 本项目来源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7年浙江省重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项目“高性能动力型三元前驱体(NCM622)”,项目编号:浙经信技术[2017]290号,项目起止时间:2016年9月-2018年6月,主要承担单位为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2、项目背景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节能环保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的通知》,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 2025》、《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双积分政策”)等,国家一系列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越来越具体,加速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动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目利用湿法精准合成技术和智能化装备系统,结合自主开发设计合成工序HYRS系统,制备出高性能动力电池用镍钴锰氢氧化物。 引入高精度在线监测、自主设计控制模式,开发精准的pH、温度、流量控制系统,从而使产品连续稳定,保证产品的成品率和优良的物化性能。 主要的技术指标有: ①外观:黑色粉末,完成情况:黑色粉末,达标。②微观形貌:类球形,完成情况:球形或类球形,达标。 ③D50:(10.5±2.0)μm,完成情况:10.46μm,达标。④TD:≥2.1g/cm3,完成情况:2.41g/cm3,达标。 ⑤Na:≤200ppm,完成情况:115ppm,达标。⑥S:≤2000ppm,完成情况:100ppm,达标。 ⑦M.I.:≤50ppb,完成情况:<50,达标。 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项目研究过程中具有以下创新点: (1)该项目所生产的产品为镍钴锰氢氧化物NCM622,即(NixCoyMnz)(OH)2 ,x:y:z=6:2:2,x+y+z=1,属于高镍三元材料,提高了镍元素的含量,趋向于高镍低钴化,具有高比容量和低成本的特点。 (2)合成工序,反应釜采用高效循环体系搅拌设计,做循环运动,增强循环效果,所生产的产品具备球形度好、致密度好等特点。搅拌桨的搅拌角度为10-30度,同时通过设计方应釜的长径比0.6-0.8来控制循环效果,让液体更多做纵向上的循环。 (3)该项目合成反应采用低氨值(氨值4-7g/L)工艺,其他类型产品多采用高氨值(氨值8~20g/L)工艺。低氨值工艺减少废水中的氮元素,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四、项目应用及效益 本项目完成后,将建成年产3000吨动力型NCM622三元前驱体生产线,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要目标客户为当升科技、LG化学、GS.EM、L&F等国内外高端客户,应用于电动汽车x.EV。 通过项目实施推动,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实现高性能动力型三元前驱体的国产化,创造客观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利用产业资源优势为依托带动区域上下游企业,打通“有色金属-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动力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链。同时,本项目将有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锂电产业的持续发展,带动其他相关配套设备及上下游产业发展。 该项目的实施,从技术到研发,到快速的产业化,再到市场的推进以及后续的服务,实现了产品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进,对我省的产业转型升级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发挥了在推进工业强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