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汽车电控系统;天然气;发动机电控系统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渝科成字2018Y242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201850020010 | 评价单位: | 重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 | ||
评价日期: | 2018.04.04 | 评价证书号: | 201850020010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孵化基地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394012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一、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本项目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及车辆工程,为多学科交叉领域,涵盖电子技术、结构设计、电磁兼容、数学算法、软件设计、控制技术、电子产品加工工艺、机械产品加工工艺、装配工艺、产品质量管控等诸多领域。 二、主要创新点及技术经济指标: 1、天然气发动机点火提前主动控制技术(软著1项:新型汽油天然气两用燃料发动机ECU控制软件V1.0) 2、天然气组分自学习控制策略(发明专利1项:一种两用燃料发动机燃气组分自学习的燃气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专利号:201711328594.9) 3、天然气喷嘴智能驱动控制技术(发明专利一项:一种基于CPLD的燃气发动机喷嘴控制器,专利号:201310752821.6) 4、整车燃气系统安全性诊断与处理技术(发明专利两项:两用燃气汽车供气系统安全性检测系统和方法,专利号:201410553757.3;车用燃气安全智能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专利号:201410762430.7) 该项目针对乘用车燃气发动机电控关键技术,开发了一款乘用车电控燃气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满足并引领市场的新要求。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重庆凯瑞燃气汽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轻型天然气发动机电控系统,采用高性能32位处理器,系统按照AUTOSAR架构设计。满足国Ⅴ排放法规要求,能精准控制燃气喷射量、喷射正时、点火提前角等技术指标,并开发了新的OBD(在线故障诊断)系统,满足新法规提出的实际监测频率(IUPR)等要求。 该系统具备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集成燃料切换及2路燃气泄漏检测、报警提示;汽油/天然气均为多点顺序喷射/点火; 喷嘴驱动为峰值保持型;燃气系统故障诊断功能(传感器故障诊断、燃气喷嘴故障诊断、点火线圈诊断等);达到国Ⅴ排放水平;ECU满足GB/T17619,GB/T19951,GB/T21437.2,GB18655电磁兼容性要求,抗震等级达到GB/T18488.2标准,防护等级IP65。 三、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及应用推广情况 本项目规模产业化的实施将使我国燃气汽车摆脱关键部件产品进口依赖,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研发费用仅为国外机构的30%~40%,大幅度降低了推广应用成本,促进了燃气汽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产业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批量供货能力。 目前,已在长安铃木、吉利、长城、广汽乘用车、一汽海马等国内企业的30余款燃气汽车及发动机上实现应用。累计装车近5万辆,每年可替代汽柴油15余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万吨/年。 2015年至2017年本公司新增销售额12234.63万元,新增利润3216.89万元,新增税收734.08万元;长安铃木、吉利等三十余家汽车公司采用该系统后新增产值88760多万元,新增利润26630多万元,新增税收15090多万元。预计2019年前后,本产品产销量将达到7万套/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