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自动调节;风门;动力电池组;散热结构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201814413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
评价日期: | 2018.02.16 |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孵化基地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394012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自动调节风门的动力电池组散热结构。 动力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上的主要能量源,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性能是否良好。锂离子动力电池因其良好的功率输出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在电动汽车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对温度变化较敏感,尤其是电动汽车上使用的大容量、高功率的锂离子电池。汽车的装载空间有限,所需电池数量较大,且电池排列连接紧密。电池组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长时间累积,会造成部分电池组过充放电,从而影响电池组的寿命与性能,并对汽车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通过设计一种自动散热装置,保证电池组运行的环境处于最佳温度范围。目前动力电池组的散热大多是通过箱体的百叶窗散热,散热效果不能达到最佳状态。根据动力电池组内部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风门,控制散热风量,使电池组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始终保持进风量与温度匹配在适宜的环境下,有利于动力电池组发挥最大效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节风门的动力电池组散热结构,包括电池组箱体、进风口气缸、出风口气缸、电磁阀、支撑杆和控制器,电磁阀分别与进风口气缸和出风口气缸连接,电磁阀还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电池组箱体内部设置动力电池组,顶部设有出风口风门和风机,底部设有进风口风门和散热器,一个侧面设有温度传感器;进风口风门和出风口风门上分别设有活动支座;所述的进风口气缸和出风口气缸分别与支撑杆连接,支撑杆通过活动支座分别与进风口风门和出风口风门连接,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该结构简单,确保箱体内动力电池组工作温度在最佳范围,解决电池组温度过高的问题。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自动调节风门的动力电池组散热结构,能对动力电池组风冷散热风量进行自动控制,使箱体内动力电池组工作温度在最佳范围内,解决电池组温度过高的问题,小范围试用反馈效果较为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