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活塞环;防窜气;汽车发动机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2018N993Y005053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安徽霍山龙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
评价日期: | 2016.02.17 |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孵化基地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394012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1、课题来源与背景:随着燃油经济性指标和排放限制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发动机更趋向于高爆发压力、高 扭矩、高热负荷方向设计。涡轮增压、高压共轨、EGR等新型发动机被更多采用和设计出 来,这些新型发动机普遍存在:燃气温度高、燃气压力大、热承载高等特点。由于发动机 具备这些特点,使得活塞环的工作条件变得更加苛刻,活塞环的密封性、耐磨性、抗拉缸 性能以及耐热负荷能力将要进一步提升。 保证本企业独立研究和项目的顺利进行,我公司成立了研究小组,对新工艺流程、测试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同时公司提供了相应的场地、设施和资金,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技术采取:环体,所述的环体是由上环体与下环体组成的,所述 的上环体与下环体上分别开设有对应的上槽与下槽,所述的上槽与下槽对合,上槽与下槽 之间形成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橡胶,所述环体表面由内至外依次涂覆有Cr打 底层、复合涂层、CrN层,所述复合涂层为设有网纹结构的铬层,且网纹中镶嵌有金刚石 粒子;上环体和下环体上均设置有接口,且所述上环体和所述下环体的接口相互错开的 上下安装在活塞上的安装槽内,所述上环体的接口为凹凸插接式接口,所述下环体的接口 为阶梯拼接式接口。环体上还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为设置在所述环体内壁上的凸柱。定位机构为设置在所述环体上表面的凸块。环体的制造材料为球墨铸铁、合金铸铁、钢质材料中的一种。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环体的接口为凹凸插接式接口或者阶梯拼接式接口,并且上环体和下环体 的接口相互错开的上下安装在一起,克服了活塞环开口处窜气的缺陷;环壁上设有填充橡 胶,减小对环壁的磨损;环体表面由内至外依次涂覆有Cr打底层、复合涂层、CrN层, 可逐步建立并增强涂层与活塞环基体间的分子结合力,同时减弱复合涂层内应力的叠加, 从而大大增强涂层的结合力,使其能够在活塞环-缸套苛刻的工况下充分发挥作用,并有 效降低发动机摩擦功损失和燃油消耗;在复合涂层中镶嵌金刚石粒子,由于金刚石粒子硬 度高、耐磨性好、热承载性能好等特点,使得镀层具备了更好的耐磨性和更高的耐热负荷 性能。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技术现已达到成熟化应用阶段,适用于各类汽车零配件,目前尚未发现因技术问题而引起的的重大安全事故及消费者投诉事故。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技术目前已得到产业化应用,市场占有额在逐年扩大中,尚未发现重大技术问题,经客户使用反应良好。 6、历年获奖情况:本技术获得了1件实用新型专利。 7、成果简介:一种防窜气耐磨活塞环,环体是由上环体与下环体组成的,环体内设有填充腔,填充腔内填充有橡胶,环体表面由内至外依次涂覆有Cr打底层、复合涂层、CrN层,复合涂层为设有网纹结构的铬层,且网纹中镶嵌有金刚石粒子;上环体的接口为凹凸插接式接口,下环体的接口为阶梯拼接式接口。本实用新型环体的接口为凹凸插接式接口或者阶梯拼接式接口,并且相互错开的上下安装在一起,克服了窜气的缺陷;环壁上设有填充橡胶,减小对环壁的磨损;环体表面由内至外依次涂覆有Cr打底层、复合涂层、CrN层,可建立并增强涂层与活塞环基体间的分子结合力,使其能够在活塞环-缸套苛刻的工况下充分发挥作用,并有效降低发动机摩擦功损失和燃油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