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智能检测系统;图像阈值算法;柔性化生产线;CCD;四自由度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18011383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浙江爱易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 缙云县科学技术局 | |||
评价日期: | 2018.10.20 |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目前零部件检测大部分采用传统的人工视觉检测,该方法工作量大,易造成误检和漏检,存在检测效率低下、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无法对现场品控实时监测、对性能检测无法量化等缺点,零部件品质难以得到保证。部分采用电学参数检测法,其存在检测效率低、检测偏差因素大、范围受限等缺点,已不能满足生产自动化和高质量的要求。 本项目旨在开发一种高效率、高精度、高准确率的基于CCD的智能检测系统,专业应用于各类产品的零部件自动机器视觉识别检测,集光、机、电、自动化为一体的零部件智能检测设备,以替代人工解决传统生产线中零部件来料检测及部件整体检测所存在的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本项目基于CCD的智能检测系统,运用机器视觉系统、超高精度检测仪、各类传感器和自主开发PC与PLC结合的软件系统,可对各种零部件的缺陷和精度进行检测。项目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创造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零部件全自动四自由度运动传送技术 智能视觉检测生产线配合全自动零部件四自由度运动传送技术,实现了集自动上料、自动分料、精确定位、自动翻转、自动检测、NG分拣、自动下料集成的运动机构及工艺,零部件四自由度运动传送技术。 2、基于图像识别与控制系统优化技术 实现模糊信息处理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图像检测,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传感器检测、运用图像匹配算法以及图像阈值算法优化,将筛选出的信息反馈给PLC控制系统,融合I/O反馈与控制,系统能够在线提供标准的、多功能的检测信号,以检测和定位零部件整机不同规格、通道的关键技术。研发出PLC与PC双系统控制融合技术的研发,并解决与智能视觉检测与定位系统的通信问题,同时按质量允许标准给出被检产品的检测通过性结论,并按需求提供生产数据,实现了生产管理的智能加工物联网管理。 3、柔性化生产线技术与数据分析系统技术 本课题通过引入自动传感的控制系统和在线检测系统,通过超高精度位测量仪与伺服驱动器结合,检测精度可达到微米。伺服将超高精度测量仪精确送到测量位置,弹簧片与工件表面的接触是柔性接触,能随着工件表面跳动左右运动,同时多工位与单工位结合的生产线设计,提高了柔性化和自动化制造水平。 项目研发了一套科学的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对每个参数的大量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产品各参数的合格率、方差、CPK, 根据计算结果找出不良品产生的主要成因,从而判定产品的不良主要集中在哪一参数,是偶然因数,还是系统因数,主要由哪道工序或哪个工艺造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前预报,并反馈给相关的生产工序,改善工艺流程,提高品质。 本项目产品投入市场后,为零部件检测行业提供一种新的技术创新,为批量生产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力等方面的投入。可真正实现以机器代替人工,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工作效率将提高十倍以上,同时降低了误判率,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带动相关产业链升级效果将十分明显。项目产品在自动化程度和精度上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