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输液;报警技术;智能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18006654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嵊州市人民医院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浙技促鉴字[2018]第557号 | 评价单位: | 浙江省技术市场促进会 | ||
评价日期: | 2018.11.20 | 评价证书号: | 浙技促鉴字[2018]第557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一、简 要 技 术 说 明 及 主 要 技 术 性 能 指 标 本系统在设计是在确保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对成本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性能优化设计,以确保性价比。同时设计子模块具有标准化、可扩展、便于接入多系统等优点。 本系统的设计体现了学科交叉,如医疗+物联网的模式,融合了多项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如护理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触感器技术、网络技术、单片机技术,无线物联网技术等,极具科研价值。 本系统从现实需求出发,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和医院的需求放在首位,成分体现的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考察医院环境和楼宇结构,保证了系统的移动灵活,操作方便,经久耐用等特效。 本系统针对目前医院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推进了医院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对设计者而言,可通过该题目的电路理论、传感器理论,物联网通讯理论、智能控制理论等进行深入学习,提高理论创新能力。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整个设计过程有助于提高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开发系统使得团队合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本课题自2016年4月开始,于2017年12月完成课题研究和报告编制工作。完成论文1篇。 二、推 广 应 用 前 景 与 措 施 目前市场上的输液报警器根据工作原理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利用液体的导电性,以两根金属针作为电极,在液面下降至两个针头之间不通时发出报警信号。但这种输液报警器由于与药液直接接触,会对药液造成污染,所以并没有得到普遍支持;还有一种是在输液过程中伴随着液瓶重量的减轻,通过检测重量变化而驱动电路,蜂鸣器报警。这种输液报警器使用时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且灵敏度低,也不是一种较好的输液报警方式;最后一种通过固定在输液管上的光电传感器,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情况从而检测药液是否输完。以上工作原理由多家科研医疗机构、企业开发了多款输液装置,不少都申报了专利,但是由于其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敏度等问题都不能达到实际的使用效果。总而言之目前国内的输液辅助设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输液系统将面向网络化、面向小型化、面向智能化而且更加小巧和安全的方向发展和应用。加入了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后,基于无线物联网下,可穿戴式终端将越来越全面,更多的无感设备将用于病患的数据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