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其他 » 建筑建材

埋置型多功能钢筋混凝土腐蚀传感器及监测技术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技术成熟度: 初期阶段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论文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新技术
成果登记号: 资源采集日期: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厦门大学 技术水平: 国际领先
评价证书号: 评价单位:
评价日期: 评价证书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合作开发 推广形式: 合作开发
已转让企业数(个):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一、项目简介

我国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上万亿元,其中因钢筋腐蚀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早失效破坏现象和突发性事故日益严重,随着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滨海核电站、高速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不断涌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倍受到世人严重关切,如何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的精准监测和腐蚀的有效控制已成为世界性的一大难点。目前我国面临着工业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监测探头和仪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产品的尴尬困境,发展先进的腐蚀监测技术,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可同时监测钢筋腐蚀电流、腐蚀电位及混凝土中Cl-浓度和pH多功能腐蚀传感器。钢筋混凝土腐蚀是一个气-液-固三相共存、多尺度、不均一、闭塞的复杂电化学过程,与一般敞开体系的腐蚀明显不同,钢筋表面钝性破坏及腐蚀动力学行为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Cl-浓度和pH等钢筋/混凝土界面化学微环境。绝大部分进口的钢筋混凝土腐蚀监测探头,一般只能监测钢筋腐蚀电位或电偶电流,通常难以获得可靠的钢筋混凝土腐蚀信息,近年来美国ERC腐蚀探头大量进口,该探头除了可以测量钢筋电位和腐蚀速度,还可测量混凝土中Cl-浓度,但依然不能测量混凝土中pH这个关键参数。
我们在多个国家重点课题的支持下,进一步探明了钢筋/混凝土界面特征、腐蚀机理、动力学规律及关键性影响因素,建立了钢筋腐蚀动力学与钢筋/混凝土界面Cl-浓度和pH等微环境的定量关系,首次在国际上研制成功可在工业现场同时监测钢筋腐蚀速度、腐蚀倾向性和混凝土中Cl-浓度和pH等关键性参数的复合型多功能腐蚀传感器,实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的精准、高效、全程的监测,目前该技术已超越国际先进水平。表二是本技术与国际上最主流的埋置式钢筋混凝土腐蚀传感器技术比较,可见至今国际上只有我们研制的腐蚀探头兼具有pH监测功能,这是一个独特的核心技术。
 
本技术与国际上最主流的埋置式钢筋混凝土腐蚀传感器技术参数比较
 
        Anode Ladder
           Force
ERC20
Concerto
本成果
腐蚀传感器
外形结构
梯形阳极系统
环形多层探头
机盒式分布探头
梯形组合三电极
圆柱形传感器
腐蚀速度
电偶电流(μA
电偶电流(μA
腐蚀电流(μA
腐蚀电流(μA
腐蚀电流(μA
腐蚀倾向
腐蚀电位(mV
腐蚀电位(mV
腐蚀电位(mV
腐蚀电位(mV
腐蚀电位(mV
混凝土电阻
电阻率(Ω
电阻率(Ω
电阻率(Ω
混凝土pH
pH1-14
混凝土Cl-
Cl->10-4 mol/l
Cl->10-4 mol/l
Cl->10-4 mol/l
测量技术
电位/零阻
电位/零阻
电位/线性极化
电位/线性极化
电位/交流阻抗
 
钢筋混凝土腐蚀速度的电化学交流阻抗测量技术。埋置在混凝土中腐蚀传感器还需要通过电化学技术进行跟踪监测。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零阻检流计测量电偶电流或线性极化法测量钢筋腐蚀速度,但电偶电流只意味混凝土电阻变化,不完全表征钢筋腐蚀速度;而线性极化法存在外加直流极化干扰,使钢筋自腐蚀电位难以恢复,测量误差大。我们首次发展了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用于原位测量钢筋混凝土腐蚀速度,该方法对钢筋极化扰动微小,测量精度高,检测信息丰富。进而研制成功二种钢筋混凝土腐蚀监测模式:(1)基于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的便携式钢筋混凝土腐蚀检测仪器,精确检测钢筋在混凝土中的腐蚀速度、腐蚀倾向性、pH值、Cl-离子浓度及混凝土电阻率等;(2)多功能腐蚀传感器与测量模块复合,形成一体化钢筋混凝土腐蚀传感/监测器,大幅度提高测量精度和工业适用性,为实时、在线监测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速度、服役寿命、安全预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已应用于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宁波甬江隧道、大亚湾核电站、沪昆高铁、台湾电力及港珠澳跨海大桥等重大结构工程。
DSC_0030[12].jpg
二、技术成熟程度
技术已经成熟,可直接转化生产。
三、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
主要用于海洋工程、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滨海核电站、高速铁路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监测和评估,市场前景巨大。
四、投产条件与预期经济效益
按中等规模计算,初期投产500万,预期年产值1000万。
成果名称: 埋置型多功能钢筋混凝土腐蚀传感器及监测技术 关键词: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一级分类名称:
二级分类名称: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新技术
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论文
技术成熟度: 初期阶段 技术水平: 国际领先
研究形式: 独立研究 学科分类1: 国家标准GB 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
单位名称: 厦门大学 学科分类2:
中图分类号1: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课题来源: 国家科技计划
应用行业: 建筑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课题立项编号: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评价单位:
评价形式: 鉴定 应用状态: 稳定应用
评价日期: 转让范围: 合作开发
评价证书号: 推荐单位:
推广形式: 合作开发 成果登记号:
成果简介:

 一、项目简介

我国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上万亿元,其中因钢筋腐蚀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早失效破坏现象和突发性事故日益严重,随着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滨海核电站、高速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不断涌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倍受到世人严重关切,如何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的精准监测和腐蚀的有效控制已成为世界性的一大难点。目前我国面临着工业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监测探头和仪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产品的尴尬困境,发展先进的腐蚀监测技术,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可同时监测钢筋腐蚀电流、腐蚀电位及混凝土中Cl-浓度和pH多功能腐蚀传感器。钢筋混凝土腐蚀是一个气-液-固三相共存、多尺度、不均一、闭塞的复杂电化学过程,与一般敞开体系的腐蚀明显不同,钢筋表面钝性破坏及腐蚀动力学行为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Cl-浓度和pH等钢筋/混凝土界面化学微环境。绝大部分进口的钢筋混凝土腐蚀监测探头,一般只能监测钢筋腐蚀电位或电偶电流,通常难以获得可靠的钢筋混凝土腐蚀信息,近年来美国ERC腐蚀探头大量进口,该探头除了可以测量钢筋电位和腐蚀速度,还可测量混凝土中Cl-浓度,但依然不能测量混凝土中pH这个关键参数。
我们在多个国家重点课题的支持下,进一步探明了钢筋/混凝土界面特征、腐蚀机理、动力学规律及关键性影响因素,建立了钢筋腐蚀动力学与钢筋/混凝土界面Cl-浓度和pH等微环境的定量关系,首次在国际上研制成功可在工业现场同时监测钢筋腐蚀速度、腐蚀倾向性和混凝土中Cl-浓度和pH等关键性参数的复合型多功能腐蚀传感器,实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的精准、高效、全程的监测,目前该技术已超越国际先进水平。表二是本技术与国际上最主流的埋置式钢筋混凝土腐蚀传感器技术比较,可见至今国际上只有我们研制的腐蚀探头兼具有pH监测功能,这是一个独特的核心技术。
 
本技术与国际上最主流的埋置式钢筋混凝土腐蚀传感器技术参数比较
 
        Anode Ladder
           Force
ERC20
Concerto
本成果
腐蚀传感器
外形结构
梯形阳极系统
环形多层探头
机盒式分布探头
梯形组合三电极
圆柱形传感器
腐蚀速度
电偶电流(μA
电偶电流(μA
腐蚀电流(μA
腐蚀电流(μA
腐蚀电流(μA
腐蚀倾向
腐蚀电位(mV
腐蚀电位(mV
腐蚀电位(mV
腐蚀电位(mV
腐蚀电位(mV
混凝土电阻
电阻率(Ω
电阻率(Ω
电阻率(Ω
混凝土pH
pH1-14
混凝土Cl-
Cl->10-4 mol/l
Cl->10-4 mol/l
Cl->10-4 mol/l
测量技术
电位/零阻
电位/零阻
电位/线性极化
电位/线性极化
电位/交流阻抗
 
钢筋混凝土腐蚀速度的电化学交流阻抗测量技术。埋置在混凝土中腐蚀传感器还需要通过电化学技术进行跟踪监测。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零阻检流计测量电偶电流或线性极化法测量钢筋腐蚀速度,但电偶电流只意味混凝土电阻变化,不完全表征钢筋腐蚀速度;而线性极化法存在外加直流极化干扰,使钢筋自腐蚀电位难以恢复,测量误差大。我们首次发展了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用于原位测量钢筋混凝土腐蚀速度,该方法对钢筋极化扰动微小,测量精度高,检测信息丰富。进而研制成功二种钢筋混凝土腐蚀监测模式:(1)基于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的便携式钢筋混凝土腐蚀检测仪器,精确检测钢筋在混凝土中的腐蚀速度、腐蚀倾向性、pH值、Cl-离子浓度及混凝土电阻率等;(2)多功能腐蚀传感器与测量模块复合,形成一体化钢筋混凝土腐蚀传感/监测器,大幅度提高测量精度和工业适用性,为实时、在线监测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速度、服役寿命、安全预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已应用于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宁波甬江隧道、大亚湾核电站、沪昆高铁、台湾电力及港珠澳跨海大桥等重大结构工程。
DSC_0030[12].jpg
二、技术成熟程度
技术已经成熟,可直接转化生产。
三、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
主要用于海洋工程、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滨海核电站、高速铁路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监测和评估,市场前景巨大。
四、投产条件与预期经济效益
按中等规模计算,初期投产500万,预期年产值1000万。
联系人: 林昌健 成果登记日期:
联系人email: cjlin@xmu.edu.cn 单位代码:
邮政编码222: 联系人电话: 13606021829
单位传真: 单位通讯地址: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转让收入(万元): 单位属性: 独立科研机构
合作完成单位: 已转让企业数(个):
成果发布年份: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资源采集日期: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