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其他 » 建筑建材

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技术成熟度: 初期阶段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论文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新技术
成果登记号: 资源采集日期: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厦门大学 技术水平: 国际领先
评价证书号: 评价单位:
评价日期: 评价证书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合作开发 推广形式: 合作开发
已转让企业数(个):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一、项目意义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率不到30%,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干污泥大约30万吨,而且以约15%的速率增长;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工业废水处理逐步规范,各种工业污泥产量随之剧增。据预测,2010年我国污水排放量将达到440×108m3/d;2020年污水排放量达到536×108m3/d;国家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污水排放量的大幅度增加和处理效率的提高,必然导致污泥数量的成倍增加。
随之而来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却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全部建设费用中,用于污泥处理的约占20%~50%,尤其是石化企业污泥产量巨大,处理费用更高。高昂的费用对企业和政府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且,传统的污泥处置方法已经或者正在被逐渐淘汰。亟待寻求一种新的污泥处置方式。
鉴于污泥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有机质可达300-600 g/kg、氮磷分别可达10-40 g/kg和6-15 g/kg),本项目为城市污泥处理提出一条有效的资源化再利用途径,即通过调控污泥中的微生物菌群合成新型绿色材料——可降解塑料PHAs。
 
二、技术成熟度
项目组已获得了污泥产酸和PHAs合成过程优化工艺,并尝试进行污泥合成PHAs的中试生产,PHAs产量达MLSS的50%;对该过程的微生物代谢机制和菌群调控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进一步优化工艺提高产品产量奠定理论基础。
 
三、应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和工业污泥的处理。
 
四、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技术的开发可有效解决城市污泥的出路问题,也符合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工业固体废物要达到60%综合利用率”的精神,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果名称: 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关键词: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一级分类名称:
二级分类名称: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新技术
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论文
技术成熟度: 初期阶段 技术水平: 国际领先
研究形式: 独立研究 学科分类1: 国家标准GB 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
单位名称: 厦门大学 学科分类2:
中图分类号1: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课题来源: 国家科技计划
应用行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课题立项编号: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评价单位:
评价形式: 鉴定 应用状态: 稳定应用
评价日期: 转让范围: 合作开发
评价证书号: 推荐单位:
推广形式: 合作开发 成果登记号:
成果简介:

 一、项目意义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率不到30%,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干污泥大约30万吨,而且以约15%的速率增长;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工业废水处理逐步规范,各种工业污泥产量随之剧增。据预测,2010年我国污水排放量将达到440×108m3/d;2020年污水排放量达到536×108m3/d;国家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污水排放量的大幅度增加和处理效率的提高,必然导致污泥数量的成倍增加。
随之而来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却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全部建设费用中,用于污泥处理的约占20%~50%,尤其是石化企业污泥产量巨大,处理费用更高。高昂的费用对企业和政府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且,传统的污泥处置方法已经或者正在被逐渐淘汰。亟待寻求一种新的污泥处置方式。
鉴于污泥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有机质可达300-600 g/kg、氮磷分别可达10-40 g/kg和6-15 g/kg),本项目为城市污泥处理提出一条有效的资源化再利用途径,即通过调控污泥中的微生物菌群合成新型绿色材料——可降解塑料PHAs。
 
二、技术成熟度
项目组已获得了污泥产酸和PHAs合成过程优化工艺,并尝试进行污泥合成PHAs的中试生产,PHAs产量达MLSS的50%;对该过程的微生物代谢机制和菌群调控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进一步优化工艺提高产品产量奠定理论基础。
 
三、应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和工业污泥的处理。
 
四、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技术的开发可有效解决城市污泥的出路问题,也符合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工业固体废物要达到60%综合利用率”的精神,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联系人: 李清彪 何宁 成果登记日期:
联系人email: kelqb@xmu.edu.cn hening@xmu.edu.cn 单位代码:
邮政编码222: 联系人电话: 0592-2183088
单位传真: 0592-2184822 单位通讯地址: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转让收入(万元): 单位属性: 独立科研机构
合作完成单位: 已转让企业数(个):
成果发布年份: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资源采集日期: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