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机械制造与装备 » 冶金工业装备制造

冷轧机双电机负荷平衡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工业应用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冷轧机;负荷;平衡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技术成熟度: 成熟应用阶段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新工艺
成果登记号: 20120486 资源采集日期: 2013-02-20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水平: 国际先进
评价证书号: 辽科鉴字[2012]180 评价单位: 辽宁省科技厅
评价日期: 2012.11.15 评价证书号: 辽科鉴字[2012]180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不转让 推广形式: 技术入股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随着冷轧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外钢铁企业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生产成本,以求降低生产消耗,提高冷轧带钢的综合性价比。本项目针对鞍钢冷轧1#冷连轧生产线经常出现的上下工作辊负荷不平衡问题,结合该机组的生产实际,研发出相关的工艺控制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   (1)为了减少上下工作辊轧制负荷的差异,提出将单机架轧机的最大配辊辊径差由原来的6mm减小到4mm,将异径轧制原因引起的上下工作辊负荷不平衡发生几率降到最低。同时,考虑上下工作辊润滑条件的不同,工作辊配辊时将大直径的工作辊用于上辊,小直径的工作辊用于下辊。   (2)为了降低轧辊使用末期由于表面粗糙度过低而导致的工作辊与带钢之间的频繁打滑,在保证辊耗的前提下,操作工可根据原料钢种、规格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提前换辊,缩短轧辊的使用周期。   (3)采用对比和实验的方法进行轧辊原始表面粗糙度对上下工作辊负荷不平衡机理研究。在提高整体轧辊表面原始粗糙度基础上,考虑上下辊变形区润滑条件的差异,使上工作辊的粗糙度大于下工作辊的粗糙度,提升了轧辊与带钢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少轧辊与带钢之间的打滑,生产过程中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稳态轧制,进而减少了出现上下辊传动系统负荷不平衡现象。   (4)在对负荷不平衡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乳化液的浓度由原来的3.5~4.0%减低到3.0%,减小由于过润滑而引起的轧机加速过程中的产生的负荷不平衡,同时减少了高速轧制时的负荷不平衡的发生。   (5)提高轧机出口带钢的张力,减小轧制负荷,强制上下工作辊同步,防止上下工作辊速差的进一步扩大。   (6)通过修改连轧机的负荷分配系数减小压下率上下辊负荷不平衡的发生。减小压下率,可以减小上下辊的轧制负荷,使得加减速过程中上下辊的负荷变化减小,电机进行负荷平衡控制时的上下辊速差小。   (7)对冷连轧机双电机负荷不平衡进行统计分析,以不出现工程实际打滑、不出现带钢表面缺陷为目标,通过延长加速时间、放宽双电机负荷不平衡的上下辊速差限幅,控制负荷平衡调整时的速差产生“强度”。   本项目技术研发成果解决了冷轧机上下工作辊单独传动系统的负荷不平衡问题,在轧辊辊耗不变的条件下,保证板带厚度精度和板形精度的同时,减少了产品表面质量缺陷,减少了机组的故障停机时间,提高了机组的有效作业率,降低了生产消耗,减低成品的吨耗成本,为企业年创经济效益800万元。            
成果名称: 冷轧机双电机负荷平衡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工业应用 关键词: 冷轧机;负荷;平衡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一级分类名称: 装备制造
二级分类名称: 冶金工业装备制造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2006.01 至2011.10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新工艺
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成熟应用阶段 技术水平: 国际先进
研究形式: 独立研究 学科分类1: 国家标准GB 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
单位名称: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分类2:
中图分类号1: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光机电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2: 课题来源: 国家科技计划
应用行业: 制造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其他 课题立项编号: 2008ZD08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0.00 评价单位: 辽宁省科技厅
评价形式: 鉴定 应用状态: 稳定应用
评价日期: 2012.11.15 转让范围: 不转让
评价证书号: 辽科鉴字[2012]180 推荐单位: 鞍山市科技局
推广形式: 技术入股 成果登记号: 20120486
成果简介:   随着冷轧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外钢铁企业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生产成本,以求降低生产消耗,提高冷轧带钢的综合性价比。本项目针对鞍钢冷轧1#冷连轧生产线经常出现的上下工作辊负荷不平衡问题,结合该机组的生产实际,研发出相关的工艺控制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   (1)为了减少上下工作辊轧制负荷的差异,提出将单机架轧机的最大配辊辊径差由原来的6mm减小到4mm,将异径轧制原因引起的上下工作辊负荷不平衡发生几率降到最低。同时,考虑上下工作辊润滑条件的不同,工作辊配辊时将大直径的工作辊用于上辊,小直径的工作辊用于下辊。   (2)为了降低轧辊使用末期由于表面粗糙度过低而导致的工作辊与带钢之间的频繁打滑,在保证辊耗的前提下,操作工可根据原料钢种、规格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提前换辊,缩短轧辊的使用周期。   (3)采用对比和实验的方法进行轧辊原始表面粗糙度对上下工作辊负荷不平衡机理研究。在提高整体轧辊表面原始粗糙度基础上,考虑上下辊变形区润滑条件的差异,使上工作辊的粗糙度大于下工作辊的粗糙度,提升了轧辊与带钢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少轧辊与带钢之间的打滑,生产过程中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稳态轧制,进而减少了出现上下辊传动系统负荷不平衡现象。   (4)在对负荷不平衡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乳化液的浓度由原来的3.5~4.0%减低到3.0%,减小由于过润滑而引起的轧机加速过程中的产生的负荷不平衡,同时减少了高速轧制时的负荷不平衡的发生。   (5)提高轧机出口带钢的张力,减小轧制负荷,强制上下工作辊同步,防止上下工作辊速差的进一步扩大。   (6)通过修改连轧机的负荷分配系数减小压下率上下辊负荷不平衡的发生。减小压下率,可以减小上下辊的轧制负荷,使得加减速过程中上下辊的负荷变化减小,电机进行负荷平衡控制时的上下辊速差小。   (7)对冷连轧机双电机负荷不平衡进行统计分析,以不出现工程实际打滑、不出现带钢表面缺陷为目标,通过延长加速时间、放宽双电机负荷不平衡的上下辊速差限幅,控制负荷平衡调整时的速差产生“强度”。   本项目技术研发成果解决了冷轧机上下工作辊单独传动系统的负荷不平衡问题,在轧辊辊耗不变的条件下,保证板带厚度精度和板形精度的同时,减少了产品表面质量缺陷,减少了机组的故障停机时间,提高了机组的有效作业率,降低了生产消耗,减低成品的吨耗成本,为企业年创经济效益800万元。            
联系人: 仉勇 成果登记日期: 2012-12-20
联系人email: zhangyongmm@hotmail.com 单位代码: 92103733
邮政编码222: 114021 联系人电话: 0412-6734863
单位传真: 0412-6735239;6722093 单位通讯地址: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
单位所在省市: 辽宁省 单位电话: 0412-6754450;6734881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企业
合作完成单位: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2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王军生;高毅;刘宝权;张岩;刘宝山;杨斌;侯永刚;秦大伟;宋君;王越;丁燕勇;张瑞龙;费静;吴萌;王奎越;柴明亮;王勇 资源采集日期: 2013-02-20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