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机械制造与装备 » 冶金工业装备制造

一种多层结构合金环辊子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多层机构;合金环辊子;双合金耐磨环;辊身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2018N993Y008195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马鞍山市晨光高耐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ZL201520374765.1 评价单位: 国家知识产权局
评价日期: 2015.11.18 评价证书号: ZL201520374765.1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孵化基地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3394012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环辊子是一种用于钢铁企业的轧钢冷床区域使用的复合式输送、起套等部件,环辊子磨损消耗比较大,通常是在辊身表面堆焊、喷涂、镀渗的方式来提高辊身的耐磨性,但是,现有的环辊子耐磨性差,性能不稳定,还有在辊子外表面设置一个高强的合金环,但在生产加工时,合金环与原辊子之间连接不够牢固,容易出现松动,生产过程中连接工艺极为复杂,不便于批量生产。针对上述问题,我公司决定对多层结构合金环辊子进行研发,力求解决上述问题。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产品主要由辊身、双合金耐磨环等组成;辊身由内辊环和外辊环构成,外辊环和内辊环之间通过支撑筋连接,内辊环上开有键槽,外辊环上固套双合金耐磨环,双合金耐磨环外层为超硬外层合金,内层为柔韧金属,外层合金和内层柔韧金属之间通过金属融合连接固定;双合金耐磨环外层合金与内层柔韧金属接触面具有多个围绕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接槽,并且相互之间通过机械配合连接或通过金属热熔连接。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产品采用将辊身和高耐磨合金环两部分分开制造,耐磨环与辊身组合,双合金耐磨环外层为超硬外层合金,内层为柔韧金属,外层合金和内层柔韧金属之间通过金属融合连接固定,从而达到提高辊子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并且外层合金内侧通过内侧的柔韧金属与辊身外径采用过盈配合进行机械加工后,将耐磨环加热后,镶涨到辊身上,使耐磨环冷却后与辊身组合成整体的辊子,从而达到提高辊子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便于生产加工。   (4)技术的成熟程度:本项目产品目前已经产业化应用。   (5)应用情况:本项目产品目前已经产业化应用。   (6)历年获奖情况:本项目产品于2015年11月18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名称“一种多层结构合金环辊子”,专利号“ZL 2015 2 0374765.1”.   (7)成果简介:本项目产品主要由辊身、双合金耐磨环等组成;辊身由内辊环和外辊环构成,外辊环和内辊环之间通过支撑筋连接,内辊环上开有键槽,外辊环上固套双合金耐磨环,双合金耐磨环外层为超硬外层合金,内层为柔韧金属,外层合金和内层柔韧金属之间通过金属融合连接固定;双合金耐磨环外层合金与内层柔韧金属接触面具有多个围绕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接槽,并且相互之间通过机械配合连接或通过金属热熔连接。本项目产品采用将辊身和高耐磨合金环两部分分开制造,耐磨环与辊身组合,双合金耐磨环外层为超硬外层合金,内层为柔韧金属,外层合金和内层柔韧金属之间通过金属融合连接固定,从而达到提高辊子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并且外层合金内侧通过内侧的柔韧金属与辊身外径采用过盈配合进行机械加工后,将耐磨环加热后,镶涨到辊身上,使耐磨环冷却后与辊身组合成整体的辊子,从而达到提高辊子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便于生产加工。
成果名称: 一种多层结构合金环辊子 关键词: 多层机构;合金环辊子;双合金耐磨环;辊身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装备制造
二级分类名称: 冶金工业装备制造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2015.01 至2015.12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马鞍山市晨光高耐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学科分类2: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2015RD03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36.99 评价单位: 国家知识产权局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2015.11.18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ZL201520374765.1 推荐单位: 马鞍山市科技局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2018N993Y008195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环辊子是一种用于钢铁企业的轧钢冷床区域使用的复合式输送、起套等部件,环辊子磨损消耗比较大,通常是在辊身表面堆焊、喷涂、镀渗的方式来提高辊身的耐磨性,但是,现有的环辊子耐磨性差,性能不稳定,还有在辊子外表面设置一个高强的合金环,但在生产加工时,合金环与原辊子之间连接不够牢固,容易出现松动,生产过程中连接工艺极为复杂,不便于批量生产。针对上述问题,我公司决定对多层结构合金环辊子进行研发,力求解决上述问题。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产品主要由辊身、双合金耐磨环等组成;辊身由内辊环和外辊环构成,外辊环和内辊环之间通过支撑筋连接,内辊环上开有键槽,外辊环上固套双合金耐磨环,双合金耐磨环外层为超硬外层合金,内层为柔韧金属,外层合金和内层柔韧金属之间通过金属融合连接固定;双合金耐磨环外层合金与内层柔韧金属接触面具有多个围绕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接槽,并且相互之间通过机械配合连接或通过金属热熔连接。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产品采用将辊身和高耐磨合金环两部分分开制造,耐磨环与辊身组合,双合金耐磨环外层为超硬外层合金,内层为柔韧金属,外层合金和内层柔韧金属之间通过金属融合连接固定,从而达到提高辊子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并且外层合金内侧通过内侧的柔韧金属与辊身外径采用过盈配合进行机械加工后,将耐磨环加热后,镶涨到辊身上,使耐磨环冷却后与辊身组合成整体的辊子,从而达到提高辊子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便于生产加工。   (4)技术的成熟程度:本项目产品目前已经产业化应用。   (5)应用情况:本项目产品目前已经产业化应用。   (6)历年获奖情况:本项目产品于2015年11月18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名称“一种多层结构合金环辊子”,专利号“ZL 2015 2 0374765.1”.   (7)成果简介:本项目产品主要由辊身、双合金耐磨环等组成;辊身由内辊环和外辊环构成,外辊环和内辊环之间通过支撑筋连接,内辊环上开有键槽,外辊环上固套双合金耐磨环,双合金耐磨环外层为超硬外层合金,内层为柔韧金属,外层合金和内层柔韧金属之间通过金属融合连接固定;双合金耐磨环外层合金与内层柔韧金属接触面具有多个围绕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接槽,并且相互之间通过机械配合连接或通过金属热熔连接。本项目产品采用将辊身和高耐磨合金环两部分分开制造,耐磨环与辊身组合,双合金耐磨环外层为超硬外层合金,内层为柔韧金属,外层合金和内层柔韧金属之间通过金属融合连接固定,从而达到提高辊子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并且外层合金内侧通过内侧的柔韧金属与辊身外径采用过盈配合进行机械加工后,将耐磨环加热后,镶涨到辊身上,使耐磨环冷却后与辊身组合成整体的辊子,从而达到提高辊子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便于生产加工。
联系人: 周金友 成果登记日期: 2018-12-29
联系人email: 1052111826@Qqq.com 单位代码: 93403304
邮政编码222: 243031 联系人电话: 0555-2352808
单位传真: 0555-2367027 单位通讯地址: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向山镇创业园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0555-2352808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8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周金友;卜宗清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