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机械制造与装备 » 制造业信息化

基于柔性直流的海底多端能源信息传输系统先进制造与运行控制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海底;信息传输系统;柔性;能源;直流电缆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9322017Y0351 资源采集日期: 2018-03-0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评价单位:
评价日期: 评价证书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1、主要技术内容   本项目主要研究技术内容包括:电缆绝缘材料和屏蔽材料测试分析;导体截面设计分析;电缆绝缘层的径向电场和温度场分布计算分析;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复合海缆先进焊接成型技术;直流电缆性能评估研究;海上风电随机扰动下的海底多端能源信息传输系统的最优电压控制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发±160kV、±200kV、±320kV直流光纤复合海底电缆,填补国内空白,并形成适用于海上风电集群并网的海底多端能源信息传输系统实时电压控制技术,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形成了以下技术创新:   1)创造性地实现了对电缆本体、电缆软接头反应力锥界面空间电荷测量;   2)首次通过模拟仿真技术实现高压直流电缆多场耦合分析和设计计算;   3)形成独特的大长度直流海缆副产物分离技术;   4)国内首家解决高压直流电缆软接头技术瓶颈;   5)成品试验技术和装备填补国内大长度柔性直流海缆出厂耐压试验空白;   6)提出了考虑风电随机扰动的海底多端能源信息传输系统的最优电压控制策略,克服了传统控制策略灵活性不足的缺点;   7)提出了直流光纤复合海底电缆激光焊接在线质量测控及焊后超声缺陷检测技术。   2、授权专利情况   本项目共授权发明12项,实用新型6项。   3、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电缆线芯:①直流耐压(1.85 UO,60 min),绝缘不击穿;②导体纵向阻水(2MPa,10天)≤2m; ③微孔、杂质:绝缘中无可检测出的超20µ;m的微孔与杂质。   2)工厂接头:电气与机械物理性能与电缆本体一致。   3)光纤单元:① 波长衰减系数:1310nm≤0.36 dB/km;1550 nm≤0.22 dB/km;②光纤单元纵向阻水(0.5 MPa,10天)≤20m。   4)系统试验:直流电缆系统通过型式试验或预鉴定试验。   5)超声冲击技术可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50%以上。   经济指标:本项目累计完成200公里海底直流光电复合缆,实现销售收入超25000万元,利润3441万元,税收3582万元。   4、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应用推广:本项目产品已成功运行在国家三大重点示范工程上,分别是南方电网863计划“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接入技术研究”南澳柔直工程、国家电网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工程“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及世界传输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厦门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中天科技作为中国高压直流电缆的开拓者,用3年的时间实现了中国直流电缆的三级跳跃发展(±160kV、±200kV、±320kV),赶超欧洲15年的发展历程。   效益情况:本项目研发应用成功,填补了我国海洋柔性直流线缆技术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引起瑞典ABB、挪威耐克森、意大利普瑞斯曼、日本住友等国外著名海缆公司的极大关注,被新华社、《人民日报》、《CCTV新闻联播》、《中国电力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和多次深度探析,显著提高了国家装备制造产业水平,对实现国家海洋资源开发战略有着深远影响。
成果名称: 基于柔性直流的海底多端能源信息传输系统先进制造与运行控制 关键词: 海底;信息传输系统;柔性;能源;直流电缆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机械制造
二级分类名称: 制造业信息化 三级分类名称: 先进制造技术
研究起止时间: 2012.01 至2014.12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 学科分类2: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BA2014107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6760.00 评价单位: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推荐单位: 南通市科学技术局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9322017Y0351
成果简介:   1、主要技术内容   本项目主要研究技术内容包括:电缆绝缘材料和屏蔽材料测试分析;导体截面设计分析;电缆绝缘层的径向电场和温度场分布计算分析;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复合海缆先进焊接成型技术;直流电缆性能评估研究;海上风电随机扰动下的海底多端能源信息传输系统的最优电压控制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发±160kV、±200kV、±320kV直流光纤复合海底电缆,填补国内空白,并形成适用于海上风电集群并网的海底多端能源信息传输系统实时电压控制技术,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形成了以下技术创新:   1)创造性地实现了对电缆本体、电缆软接头反应力锥界面空间电荷测量;   2)首次通过模拟仿真技术实现高压直流电缆多场耦合分析和设计计算;   3)形成独特的大长度直流海缆副产物分离技术;   4)国内首家解决高压直流电缆软接头技术瓶颈;   5)成品试验技术和装备填补国内大长度柔性直流海缆出厂耐压试验空白;   6)提出了考虑风电随机扰动的海底多端能源信息传输系统的最优电压控制策略,克服了传统控制策略灵活性不足的缺点;   7)提出了直流光纤复合海底电缆激光焊接在线质量测控及焊后超声缺陷检测技术。   2、授权专利情况   本项目共授权发明12项,实用新型6项。   3、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1)电缆线芯:①直流耐压(1.85 UO,60 min),绝缘不击穿;②导体纵向阻水(2MPa,10天)≤2m; ③微孔、杂质:绝缘中无可检测出的超20µ;m的微孔与杂质。   2)工厂接头:电气与机械物理性能与电缆本体一致。   3)光纤单元:① 波长衰减系数:1310nm≤0.36 dB/km;1550 nm≤0.22 dB/km;②光纤单元纵向阻水(0.5 MPa,10天)≤20m。   4)系统试验:直流电缆系统通过型式试验或预鉴定试验。   5)超声冲击技术可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50%以上。   经济指标:本项目累计完成200公里海底直流光电复合缆,实现销售收入超25000万元,利润3441万元,税收3582万元。   4、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应用推广:本项目产品已成功运行在国家三大重点示范工程上,分别是南方电网863计划“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接入技术研究”南澳柔直工程、国家电网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工程“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及世界传输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厦门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中天科技作为中国高压直流电缆的开拓者,用3年的时间实现了中国直流电缆的三级跳跃发展(±160kV、±200kV、±320kV),赶超欧洲15年的发展历程。   效益情况:本项目研发应用成功,填补了我国海洋柔性直流线缆技术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引起瑞典ABB、挪威耐克森、意大利普瑞斯曼、日本住友等国外著名海缆公司的极大关注,被新华社、《人民日报》、《CCTV新闻联播》、《中国电力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和多次深度探析,显著提高了国家装备制造产业水平,对实现国家海洋资源开发战略有着深远影响。
联系人: 朱井华 成果登记日期: 2017-05-22
联系人email: 单位代码: 93207139
邮政编码222: 226010 联系人电话: 0513-83599488
单位传真: 0513-83599516;83599735 单位通讯地址: 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开南路1号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0513-84885121;83599488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7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张建民,胡明,顾菊平,薛建林,华亮,张洪亮,张新松,范玉军,吴建东,付长琦,李俊红 资源采集日期: 2018-03-0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