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风力发电;控制系统;新能源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GK180648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广州红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穗科验字2018第0317号 | 评价单位: | 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
评价日期: | 2018.03.08 | 评价证书号: | 穗科验字2018第0317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逐年攀升,同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风能具有无需采购、运输,无需开采,不消耗资源,清洁卫生等特点,可缓解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过去几年,全球小型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年均35%的增长率,并预期2020年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2010年的10倍。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小于5m/s,年可发电量也较低。本项目的研究降低起始发电风速,并充分利用3m/s以下区间风速发电,尽可能提高任何时刻的风能捕获率、降低发电成本,为在低风速地区推广风力发电机具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目的离网型风力发电机将应用结构优化设计的H/S组合型垂直轴风轮,将降低风轮起动风速,提高风轮结构强度,并提高风能利用系数;还将采用全工况控制方案,综合考虑铅酸蓄电池及其脉冲充电技术、负载功率变化对风力发电机功率控制的影响。项目完成后,将完成专利申请2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1项;同时发表论文2篇以上,其中SCI水平论文1篇;将培养具备创新、国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风电人才,包括博士后1名,硕士1~2名。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在全工况控制方案中,将应用“最大功率点跟踪/脉冲充电糅合技术”,改善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的功率控制,提高发电量,并改善铅酸蓄电池的工作条件,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并应用“主动限功率技术”,提高离网型风力发电机卸荷和刹车的可靠性,并降低设备损坏几率。最后,通过整机匹配设计与调试,对垂直轴风轮、永磁发电机、控制器和铅酸蓄电池进行装配连接,组成完整的风力发电机。对本项目的离网型风力发电机进行产品化升级。为促进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的产业化和市场推广,还将对研究成果进行工业设计优化,改善装配工艺。 四、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应用于风光互补路灯和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离网型船舶供电系统等。系统具备GPRS远程数据传输,可实时发送系统运行数据,对系统故障进行自动识别和排查,整套系统通过了第三方专业的风洞测试认证,具备高安全性及可靠性。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5.1、风轮设计外环结构复杂,批量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注塑冷却后容易发生变形 解决方案:优化结构,改进收缩率低的材料。 5.2、控制器元器件选型和PCB布线优化不足,导致电路损耗稍高,发热量较大,影响控制器性能; 解决方案:深度优化元器件选型和PCB设计,进一步提高控制器的效率,提升性能。 六、历年获奖情况 6.1、2016年12月公司 风光互补路灯系统 产品2016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6.2、2016年12月公司 风力发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系统 产品2016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6.3、2016年12月公司 户用型风光互补离网系统 产品2016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