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机械制造与装备 » 能源工业装备制造

一种新型控制技术的高效风力发电机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风力发电;控制系统;新能源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GK180648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广州红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穗科验字2018第0317号 评价单位: 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评价日期: 2018.03.08 评价证书号: 穗科验字2018第0317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逐年攀升,同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风能具有无需采购、运输,无需开采,不消耗资源,清洁卫生等特点,可缓解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过去几年,全球小型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年均35%的增长率,并预期2020年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2010年的10倍。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小于5m/s,年可发电量也较低。本项目的研究降低起始发电风速,并充分利用3m/s以下区间风速发电,尽可能提高任何时刻的风能捕获率、降低发电成本,为在低风速地区推广风力发电机具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目的离网型风力发电机将应用结构优化设计的H/S组合型垂直轴风轮,将降低风轮起动风速,提高风轮结构强度,并提高风能利用系数;还将采用全工况控制方案,综合考虑铅酸蓄电池及其脉冲充电技术、负载功率变化对风力发电机功率控制的影响。项目完成后,将完成专利申请2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1项;同时发表论文2篇以上,其中SCI水平论文1篇;将培养具备创新、国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风电人才,包括博士后1名,硕士1~2名。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在全工况控制方案中,将应用“最大功率点跟踪/脉冲充电糅合技术”,改善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的功率控制,提高发电量,并改善铅酸蓄电池的工作条件,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并应用“主动限功率技术”,提高离网型风力发电机卸荷和刹车的可靠性,并降低设备损坏几率。最后,通过整机匹配设计与调试,对垂直轴风轮、永磁发电机、控制器和铅酸蓄电池进行装配连接,组成完整的风力发电机。对本项目的离网型风力发电机进行产品化升级。为促进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的产业化和市场推广,还将对研究成果进行工业设计优化,改善装配工艺。   四、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应用于风光互补路灯和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离网型船舶供电系统等。系统具备GPRS远程数据传输,可实时发送系统运行数据,对系统故障进行自动识别和排查,整套系统通过了第三方专业的风洞测试认证,具备高安全性及可靠性。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5.1、风轮设计外环结构复杂,批量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注塑冷却后容易发生变形   解决方案:优化结构,改进收缩率低的材料。   5.2、控制器元器件选型和PCB布线优化不足,导致电路损耗稍高,发热量较大,影响控制器性能;   解决方案:深度优化元器件选型和PCB设计,进一步提高控制器的效率,提升性能。   六、历年获奖情况   6.1、2016年12月公司 风光互补路灯系统 产品2016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6.2、2016年12月公司 风力发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系统 产品2016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6.3、2016年12月公司 户用型风光互补离网系统 产品2016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成果名称: 一种新型控制技术的高效风力发电机 关键词: 风力发电;控制系统;新能源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装备制造
二级分类名称: 能源工业装备制造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2015.01 至2017.12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广州红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分类2: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201508030030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400.00 评价单位: 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2018.03.08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穗科验字2018第0317号 推荐单位: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GK180648
成果简介: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逐年攀升,同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风能具有无需采购、运输,无需开采,不消耗资源,清洁卫生等特点,可缓解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过去几年,全球小型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年均35%的增长率,并预期2020年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2010年的10倍。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小于5m/s,年可发电量也较低。本项目的研究降低起始发电风速,并充分利用3m/s以下区间风速发电,尽可能提高任何时刻的风能捕获率、降低发电成本,为在低风速地区推广风力发电机具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目的离网型风力发电机将应用结构优化设计的H/S组合型垂直轴风轮,将降低风轮起动风速,提高风轮结构强度,并提高风能利用系数;还将采用全工况控制方案,综合考虑铅酸蓄电池及其脉冲充电技术、负载功率变化对风力发电机功率控制的影响。项目完成后,将完成专利申请2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1项;同时发表论文2篇以上,其中SCI水平论文1篇;将培养具备创新、国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风电人才,包括博士后1名,硕士1~2名。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在全工况控制方案中,将应用“最大功率点跟踪/脉冲充电糅合技术”,改善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的功率控制,提高发电量,并改善铅酸蓄电池的工作条件,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并应用“主动限功率技术”,提高离网型风力发电机卸荷和刹车的可靠性,并降低设备损坏几率。最后,通过整机匹配设计与调试,对垂直轴风轮、永磁发电机、控制器和铅酸蓄电池进行装配连接,组成完整的风力发电机。对本项目的离网型风力发电机进行产品化升级。为促进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的产业化和市场推广,还将对研究成果进行工业设计优化,改善装配工艺。   四、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应用于风光互补路灯和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离网型船舶供电系统等。系统具备GPRS远程数据传输,可实时发送系统运行数据,对系统故障进行自动识别和排查,整套系统通过了第三方专业的风洞测试认证,具备高安全性及可靠性。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5.1、风轮设计外环结构复杂,批量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注塑冷却后容易发生变形   解决方案:优化结构,改进收缩率低的材料。   5.2、控制器元器件选型和PCB布线优化不足,导致电路损耗稍高,发热量较大,影响控制器性能;   解决方案:深度优化元器件选型和PCB设计,进一步提高控制器的效率,提升性能。   六、历年获奖情况   6.1、2016年12月公司 风光互补路灯系统 产品2016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6.2、2016年12月公司 风力发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系统 产品2016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6.3、2016年12月公司 户用型风光互补离网系统 产品2016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联系人: 陈超明 成果登记日期: 2018-09-19
联系人email: 281869152@qq.com 单位代码: 94404903
邮政编码222: 510000 联系人电话: 13640866304
单位传真: 020-36892823 单位通讯地址: 广东省广州增城市增江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永发大道10号东区高科技工业基地厂房A3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020-36888000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8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钱光明;赵汝恒;俞红鹰;吴池力;傅秀聪;伍友刚;皮开红;赵伟强;肖帅;欧宝星;黎焕兴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