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工作装置;铰接机构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201814706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
评价日期: | 2017.07.07 |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工程机械工作装置间的连接一般采用滑动轴承铰接机构连接,通常,铰接机构由轴、轴套或轴瓦、防尘圈构成,并通过润滑脂来进行润滑。而工程机械工况恶劣,工作载荷分布不均,容易造成轴局部受力,加上润滑脂流动性较差,造成局部润滑不均匀,长时间工作容易造成轴与孔的磨损失效。动臂和斗杆一般会有2-4mm左右的装配间隙,装配时通过塑料调整垫来调整装配间隙,侧面间隙处装有防尘圈,而由于防尘圈非刚体,斗杆偶尔轴向窜动大,灰尘或小石头粒可从动臂或斗杆侧面进入轴与轴套,易造成轴磨料磨损失效;如此结构的铰接机构采用润滑脂来进行润滑,润滑脂的加注时间间隔一般为50—100小时,当在水泥或稀泥等恶劣环境中工作时,加注润滑脂的时间间隔缩短到8小时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作装置铰接机构,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有轴瓦、穿装在该轴瓦内的轴及防尘圈,该轴瓦其外套装有衬套,轴两端分别套接有左浮封座和右浮封座,衬套与所述左浮封座相接触的面设有第一浮动油封腔,该衬套与右浮封座相接触的面设有第二浮动油封腔,第一浮动油封腔与第二浮动油封腔与所述轴连通;每个浮动油封腔内装有浮动油封,轴表面沿轴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条轴油道,该轴油道连通第一浮动油封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浮动油封形成静态密封,当这些浮动油封相互接触旋转时又形成端面动密封,小颗粒物不易进入轴与轴套间,防尘效果非常好,因此,可以降低轴承的粘着磨损和磨料磨损,提高滑动轴承机构工作的可靠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工作装置的浮动油封成对分别装在设置在浮封座内端面及衬套上的浮动 油封腔内,形成静态密封,当这些浮动油封相互接触旋转时又形成端面动密封,小颗粒物不 易进入轴与轴套间,防尘效果非常好,因此,可以降低轴承的粘着磨损和磨料磨损,提高滑 动轴承机构工作的可靠性。 2、由于浮动油封腔设计在衬套和浮封座这两个较小零件上,降低了加工成本。 3、由于在衬套上设计有多条油道和油孔,并且在衬套上设计有凹槽,形成储油腔, 增加储油量,并使润滑油聚集在油孔附近,增强整个油道的流通性,提高润滑效率。 4、由于在轴的表面开有一条油道,使工作装置的注油孔与浮动油封腔连通,且此 油道可以使更多的润滑油浸入轴与轴瓦的间隙中,有利于轴与轴瓦之间的润滑。 5、由于浮封座的内端面于浮动油封腔外设有凹坑,该凹坑与衬套的端头镶嵌,其 镶嵌间隙为一条曲折的间隙通道,此间隙通道构成了一个防尘结构,该防尘结构在保证工 作装置的正常装配间隙的情况下,避免了外界的固体泥土、固体颗粒直接进入浮动油封位 置,有效的减少环境对浮封环的影响,延长浮封环的使用寿命。 6、浮动密封装置维护周期长达3000-5000小时,极大的延迟了维护周期,降低了劳 动时间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