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纳米生物颗粒;微生物细胞;水射流 | |||||
成果类别: | 应用技术 | 技术成熟度: | 成熟应用阶段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新工艺 | |||
成果登记号: | / | 资源采集日期: | 09-2-10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河北科技大学 | 技术水平: | 国际领先 | ||
评价证书号: | 冀科鉴字2006第10191号 | 评价单位: |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 ||
评价日期: | 2006.05.28 | 评价证书号: | 冀科鉴字2006第10191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允许出口 | 推广形式: | 4;5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1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孵化基地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394012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开发出的纳米级微生物细胞破碎机可将微生物细胞进行纳米级破碎,经去毒素制成高含蛋白质的复合物,在抗生素等发酵生产中代替大豆粉,豆粕,玉米浆等作为发酵的氮原料,节约粮食,消除抗生素等废菌体对环境、食物链的污染,实现了抗生素等发酵生产的循环经济。其主要创新点有: 提出了发射水射流“放大水分子间距离,切割微生物细胞”理论;据此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成功研制出“纳米级微生物细胞破碎机”,成功制出了纳米生物颗粒,填补了国内外微观物质纳米级破碎的空白。提出并实现了将青霉素、啤酒、酱油、维生素C等发酵废菌体破碎制成纳米生物颗粒代替粮食作物中的氮原,回用生产节约粮食,消除抗生素等废菌体对环境、食物链的污染,实现了抗生素等发酵生产的循环经济。 开发出的纳米级微生物细胞破碎机新产品,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使用我们研制的纳米级微生物细胞破碎机对微生物细胞达到纳米级破碎,可使啤使啤酒麦汁提高α-N,辅料可增至50%,麦芽用量可降低至50%,企业效益增加;在;酱油行业中破碎酵母细胞,入醪发酵,可缩短酱油发酵周期3/4,产品质量符合符合GB18186-2000国家标准;在抗生素行业中破碎抗生素废菌体,作为生产中氮源原料,料取代豆粉、玉米浆,既节省粮食,实现循环经济,同时减少抗生素等废菌体对食物链、生物链的污染,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在DNA重组产品和细胞内物质提取工业中,找到了一条快捷的提取途径,得率高、效益好。推广应用前景好。在破碎工业中,可以对番茄红素进行超细粉碎,提高细度和食用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