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核苷酸;清洁生产工艺;资源;磷酸盐 | |||||
成果类别: | 应用技术 | 技术成熟度: | 成熟应用阶段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新工艺 | |||
成果登记号: | 070055 | 资源采集日期: | 09-2-10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技术水平: | 国内领先 | ||
评价证书号: | 粤科鉴字[2007]012号 | 评价单位: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
评价日期: | 2002.12.15 | 评价证书号: | 粤科鉴字[2007]012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不转让 | 推广形式: | 其他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孵化基地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394012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核苷酸产品是以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生产肌苷、鸟苷,再将肌苷、鸟苷经磷酸化反应并加工精制成肌苷酸、鸟苷酸、“I加G”等产品,是新一代的高档食品增鲜剂。 “核苷酸清洁生产工艺”项目是从核苷酸类产品工业生产问题出发,根据核苷酸系列产品排放的母液、废水中生产中含有大量可以回收综合利用的物质的特点,以“减量化、再利用、 资源化”为原则,依靠技术手段调控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流程,将原工艺中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这一线性物流模式改进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清洁生产工艺模式,在国内尚无相关借鉴经验的情况下,通过生产过程的深入分析与理论探讨,提出了对I+G磷酸盐母液回收磷酸盐;从I+G母液中回收Nacl和I+G;尾氨回收、优化环保的生化处理等项目内容,且产品达到以下主要性能指标:生产的菌体饲料,磷酸盐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I+G产品质量符合内控标准;回收的NaCL、鸟苷、嘌呤、氨水符合投料标准。 通过我公司多年的对新工艺的大胆探索,应用膜过滤技术等国际先进设备、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技术取得突破,提高了核苷的一次提取率,成功在母液、废水中回收出I+G、NaCL、磷酸盐、氨水等多种有用产品,产品符合相应的国家以及内控标准,每年因此产生直接与间接经济合计达1610万元。工艺的应用是我国核苷酸生产技术的一项合成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核苷酸清洁生产工艺”项目的成功实施,大幅度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降低了污染治理费用和产品成本,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体积产出率,变废为宝,进一步提高了I+G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代进口产品,推动了与之相关行业的发展;使排放至生化处理站废水中COD、P、NH3-N、CL、SS等大大降低,确保厌氧-好氧处理在低成本、高效率运作,提高处理后的废水排放质量,达到增产、节能、环保的目的,对保护环境做出企业应有的奉献。同时,可为我国生物发酵工程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工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项目的实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重要的社会意义,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