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生物技术 » 发酵工业

核苷酸清洁生产工艺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核苷酸;清洁生产工艺;资源;磷酸盐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技术成熟度: 成熟应用阶段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新工艺
成果登记号: 070055 资源采集日期: 09-2-10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水平: 国内领先
评价证书号: 粤科鉴字[2007]012号 评价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评价日期: 2002.12.15 评价证书号: 粤科鉴字[2007]012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不转让 推广形式: 其他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孵化基地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3394012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核苷酸产品是以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生产肌苷、鸟苷,再将肌苷、鸟苷经磷酸化反应并加工精制成肌苷酸、鸟苷酸、“I加G”等产品,是新一代的高档食品增鲜剂。 “核苷酸清洁生产工艺”项目是从核苷酸类产品工业生产问题出发,根据核苷酸系列产品排放的母液、废水中生产中含有大量可以回收综合利用的物质的特点,以“减量化、再利用、 资源化”为原则,依靠技术手段调控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流程,将原工艺中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这一线性物流模式改进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清洁生产工艺模式,在国内尚无相关借鉴经验的情况下,通过生产过程的深入分析与理论探讨,提出了对I+G磷酸盐母液回收磷酸盐;从I+G母液中回收Nacl和I+G;尾氨回收、优化环保的生化处理等项目内容,且产品达到以下主要性能指标:生产的菌体饲料,磷酸盐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I+G产品质量符合内控标准;回收的NaCL、鸟苷、嘌呤、氨水符合投料标准。 通过我公司多年的对新工艺的大胆探索,应用膜过滤技术等国际先进设备、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技术取得突破,提高了核苷的一次提取率,成功在母液、废水中回收出I+G、NaCL、磷酸盐、氨水等多种有用产品,产品符合相应的国家以及内控标准,每年因此产生直接与间接经济合计达1610万元。工艺的应用是我国核苷酸生产技术的一项合成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核苷酸清洁生产工艺”项目的成功实施,大幅度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降低了污染治理费用和产品成本,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体积产出率,变废为宝,进一步提高了I+G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代进口产品,推动了与之相关行业的发展;使排放至生化处理站废水中COD、P、NH3-N、CL、SS等大大降低,确保厌氧-好氧处理在低成本、高效率运作,提高处理后的废水排放质量,达到增产、节能、环保的目的,对保护环境做出企业应有的奉献。同时,可为我国生物发酵工程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工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项目的实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重要的社会意义,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成果名称: 核苷酸清洁生产工艺 关键词: 核苷酸;清洁生产工艺;资源;磷酸盐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一级分类名称: 发酵工业
二级分类名称: / 三级分类名称: /
研究起止时间: 2002.07 至2006.12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新工艺
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技术成熟度: 成熟应用阶段 技术水平: 国内领先
研究形式: 独立研究 学科分类1: 180.71
单位名称: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分类2: /
中图分类号1: TQ92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中图分类号2: / 课题来源: 地方计划
应用行业: 制造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 课题立项编号: 2003A3030501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1760 评价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评价形式: 鉴定 应用状态: 稳定应用
评价日期: 2002.12.15 转让范围: 不转让
评价证书号: 粤科鉴字[2007]012号 推荐单位: 肇庆市科学技术局
推广形式: 其他 成果登记号: 070055
成果简介:

核苷酸产品是以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生产肌苷、鸟苷,再将肌苷、鸟苷经磷酸化反应并加工精制成肌苷酸、鸟苷酸、“I加G”等产品,是新一代的高档食品增鲜剂。 “核苷酸清洁生产工艺”项目是从核苷酸类产品工业生产问题出发,根据核苷酸系列产品排放的母液、废水中生产中含有大量可以回收综合利用的物质的特点,以“减量化、再利用、 资源化”为原则,依靠技术手段调控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流程,将原工艺中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这一线性物流模式改进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清洁生产工艺模式,在国内尚无相关借鉴经验的情况下,通过生产过程的深入分析与理论探讨,提出了对I+G磷酸盐母液回收磷酸盐;从I+G母液中回收Nacl和I+G;尾氨回收、优化环保的生化处理等项目内容,且产品达到以下主要性能指标:生产的菌体饲料,磷酸盐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I+G产品质量符合内控标准;回收的NaCL、鸟苷、嘌呤、氨水符合投料标准。 通过我公司多年的对新工艺的大胆探索,应用膜过滤技术等国际先进设备、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技术取得突破,提高了核苷的一次提取率,成功在母液、废水中回收出I+G、NaCL、磷酸盐、氨水等多种有用产品,产品符合相应的国家以及内控标准,每年因此产生直接与间接经济合计达1610万元。工艺的应用是我国核苷酸生产技术的一项合成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核苷酸清洁生产工艺”项目的成功实施,大幅度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降低了污染治理费用和产品成本,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体积产出率,变废为宝,进一步提高了I+G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代进口产品,推动了与之相关行业的发展;使排放至生化处理站废水中COD、P、NH3-N、CL、SS等大大降低,确保厌氧-好氧处理在低成本、高效率运作,提高处理后的废水排放质量,达到增产、节能、环保的目的,对保护环境做出企业应有的奉献。同时,可为我国生物发酵工程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工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项目的实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重要的社会意义,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联系人: 顾振东 成果登记日期: 07-1-16
联系人email: guzd@163.com 单位代码: 94400921
邮政编码222: 526040 联系人电话: 0578-2685353-3010
单位传真: 0758-2685353 单位通讯地址: 广东省肇庆市工农北路67号
单位所在省市: 广东省 单位电话: 0758-2685302;2272272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企业
合作完成单位: /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07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 资源采集日期: 09-2-10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