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贝,俗称青口、海红,素有“海中鸡蛋”之称,其蛋白质含有人体需要的缬氨酸、亮氨酸等8种必需氨基酸,且含量远高于鸡蛋、鸡、鸭、鱼、虾和肉类。浙江省舟山市为全国著名的贻贝产地,养殖面积已达万亩,并在逐年增加。截至2005 年,仅嵊泗县贻贝养殖面积就达到1,6365亩,产量为88,080吨,其中厚壳贻贝作为浙江省舟山市贝类养殖的特有品种,养殖面积达1,2000亩,年产量57,000吨以上,产值超过 1亿元。
贻贝优良的蛋白组成和规模化的养殖为贻贝活性肽的开发提供了保证。国外研究机构也对其进行了部分开发,如新西兰从贻贝中提取治疗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的药物,俄罗斯专门用贻贝生产一种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食品。我国贻贝的产业化开发利用还较少, 基本停留在带壳鲜销、加工成各种冷冻食品、油炸食品和贻贝油等方面,对贻贝活性物质的研究特别是活性蛋白的研究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因此,本项目对贻贝蛋白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生产出具有特殊功能的活性肽产品,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会对海洋贝类的高值化加工起到示范作用。
该项目存在以下三方面具有创新和进展:
(1)项目以贻贝为原料,利用正交实验建立贻贝抗肿瘤活性肽最佳酶解工艺,活性肽序列为:Asp-Leu-Tyr(DLY)。DLY 能够明显抑制DU-145及PC-3细胞增殖,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下调Bcl-2及上调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来诱导细胞凋亡。
(2)项目以贻贝为原料,以羟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交实验法建立酶解工艺,获得氨基酸序列为Tyr-Pro-Pro-Ala-Lys(YPPAK)五肽。其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
(3)项目以贻贝干制品-淡菜为原料,采用红外光谱(IR)分别建立了淡菜原材料和醇提物的IR指纹图谱,实现不用产地淡菜的快速、无损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了淡菜醇提物的HPLC建立了淡菜样品的产地鉴别。
该研究成果将为贻贝的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起到推动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