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紫杉叶素;工业化生产 | |||||
成果类别: | 应用技术 | 技术成熟度: | 成熟应用阶段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新工艺 | |||
成果登记号: | 黑2007-0648 | 资源采集日期: | 07-12-30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哈尔滨紫杉叶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技术水平: | 国际先进 | ||
评价证书号: | / | 评价单位: | / | ||
评价日期: | 2007.11.16 | 评价证书号: | /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允许出口 | 推广形式: | 2;4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1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孵化基地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394012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本项目被列为2006年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名称《紫杉叶素》,项目编号:ZX2006EK018002。 哈尔滨紫杉叶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于2006年6月正式成立,黑龙江省对俄工业技术合作中心根据与俄罗斯合作方就紫杉叶素项目合作的具体需要而成立的。黑龙江省对俄工业技术合作中心早在2004年起就开始与俄罗斯科学院伊尔库茨克化学研究所及阿梅季斯公司就该项目的合作进行了洽谈,确定了合作模式,双方联合成立了专题组,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技术交流,在俄方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小试、中试(年产500公斤),各项试验指标都达到技术要求。在哈尔滨开发区的对俄合作产业园区内正式建立“哈尔滨紫杉叶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紫杉叶素的工业化生产和系列产品的开发。 本项目关键技术都是由俄方提供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1)在粗品制取方面,俄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紫杉叶素富集方法和技术,在技术中,俄方提供了一种可选择专项络合富集的笼状大孔树脂的制备技术和使用方法,该项方法有效的弥补了液相萃取选择性较低的不足,提高液相萃取和固相富集结合力。 (2)在产品提纯方面,从78%含量提高到94%并且砷含量要控制在0.5mg/kg以内,铅含量控制在2mg/kg以内,我们采取的是含量采用复合高效液液萃取剂,对浸取紫杉叶素的水溶液进行高效的液液萃取在液液萃取技术是依据溶质在不同相系中有不同的溶解分配系数,萃取过程是溶质在两个液相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即通过相际传递来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萃取过程中相互接触的两相均为液相,在萃取设备中此两相应先进行紧密接触,以加强并完成传质过程,然后又必须依靠两相之间的密度差或外界输入能量进行两相的分离。由于液液萃取具有处理能力大、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可连续操作以及易于自动控制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主要技术指标: 外观:淡黄色至白色粉末。气味:略有松香气味。紫杉叶素含量≥90%。水分≤8%。灰分≤2%。 国内,只有浙江大学在紫杉叶素制备方法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所采用的方法是利用了传统的中医药制取工艺,通过加入沉淀剂使产物沉淀,从而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此方法提取的紫杉叶素纯度比较高,但是提取率比较低,技术缺少工业化的可行性,其工艺过程主要为将落叶松原料破碎,形成碎屑,用一定量蒸馏水混合。加热落叶松碎屑和水的混合物,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后收集滤液。往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沉淀剂,并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调节pH值5~6。离心分离,沉淀用HCl溶液转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减压浓缩至干。用热水溶解残渣并脱色,冰箱冷冻(4℃)结晶后,在转速3500r/min下离心,分离得到产品紫杉叶素。这种工艺过程的缺点是所使用的沉淀剂量太大(为产品量的1000余倍),产品损失量大增,产率低仅为0.26%,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 我公司在对该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同时,积极与俄罗斯专家进行研究,利用中国的原料进行了小试、中试(年产500公斤),并利用俄方的工业化设备进行了生产试验,由俄方专家对中方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在系列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国产化尝试,在紫杉叶素提取提纯方面,可以达到与俄罗斯相当的水平,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该项技术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完成中间试验(年产500公斤)和小规模的工业化试生产(年产1000公斤),为下一步建设年产3000公斤紫杉叶素的生产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该项目采用了俄罗斯成熟、在用的生产技术,该技术在俄罗斯已有年产5000公斤紫杉叶素项目投入运行。 该项技术的小试、中试(年产500公斤)工作是在俄罗斯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在试验过程中,取得了完整的数据,对工业化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保证。在中间试验基础上,对小规模工业化试生产装置(年产1000公斤)运行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为建设年产3000公斤紫杉叶素生产线提供工业化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条件保障,最大限度的规避由于放大效应引起的产业化风险。 在提取紫杉叶素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蒸馏水与落叶松碎屑质量之比(即液固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滤液萃取剂比(即萃取剂用量)、萃取次数、氨基树脂用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经过近2个月的试运行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质量基本稳定,在试销和试用的过程中得到了预期的效果。下面分别对产品上产的稳定性和上述几个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了落叶松中紫杉叶素提取的最佳工艺路线。 通过检测得出结论,我们生产的产品在各个方面与俄罗斯产品是等同的。 紫杉叶素是一种具有高生物活性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有着其他原料无法替代的作用,可作为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烟草、制药、保健品、食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农业方面,以紫杉叶素为主要原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已于1994年2月8日取得了俄罗斯发明专利特许证,经过俄罗斯及其他国家对各种农作物多年的实验证明,效果显著。在工业方面,紫杉叶素的性能,超过了许多已知的正在使用中的抗氧化剂,可以用于发动机原料和喷气火箭原料的抗震剂及其稳定剂。在食品业,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加入到动、植物脂肪等食品中,可延长有效期2~3倍。还可开发出系列保健功能食品。在医药业,在维持人体循环系统正常功能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俄罗斯2003年药典中介绍了紫杉叶素在人体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消除麻醉剂的依赖,受到放射性核元素辐射后的治疗,缺血性动脉硬化,肝活动障碍,恢复正常的循环系统功能,治疗眼科病以及在预防和治疗肿瘤,延缓人体老化都有比较好的疗效。 由于该产品为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其生产、销售批准文号的报批及批准时间较长,手续繁多,推迟了产品上市时间,影响了市场供应。 该项目被列为国家外专局2006年度、2007年度重点引进项目、2006年、2007年出国考察技术培训项目和科技部2006年、2007年“双引”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