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发动机;活塞连杆总成;内装线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2018N993Y005547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CN207668866U、CN1080155 | 评价单位: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
评价日期: | 2018.07.31 | 评价证书号: | CN207668866U、CN1080155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孵化基地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394012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发动机装配的内装线是用于安装发动机缸体内部的各种零部件,工件在流水线工位托盘上的姿态有两种:卧式(侧面朝下)和倒置(顶面朝下),卧式用于装活塞连杆总成,倒置用于装其他零部件。传统的内装线工位托盘的流转只有一个循环,托盘必须兼顾工件的两种姿态,制造难度大,且成本较高。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科技成果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活塞连杆总成内装线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托盘必须兼顾工件的两种姿态、制造难度大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科技成果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活塞连杆总成内装线系统,包括第一转台及第二转台,第一转台及第二转台之间通过共用输送线连接,第二转台左侧通过通过第二循环输送线与第一转台左侧相连,第二转台右侧通过第一循环输送线与第一转台前端相连;靠近第一转台的第二循环输送线上设置有装活塞连杆总成工位,靠近第一转台的第一循环输送线上设置有内装上线工位,靠近第二转台的第一循环输送线上沿其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连杆盖拧紧及回转力矩测量工位及内装下线工位;还包括设置于共用输送线右侧的机械手,共用输送线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与机械手匹配的机械手第一操作工位及机械手第二操作工位,连杆盖拧紧及回转力矩测量工位后侧的第一循环输送线上设置有与机械手匹配的机械手第三操作工位;第二循环输送线上设置有姿态为倒置的第一工位托盘,第一循环输送线上设置有姿态是卧式的第二工位托盘。机械手前端设置有与之匹配的缸孔内自动喷油工位。共用输送线上第一工位托盘与第二工位托盘为交错布置。机械手为能够将工件翻转并搬运的多功能智能机器手。内装上线工位包括机体上线扫描工位、拆主盖工位、装气门挺柱工位、装上下主轴瓦工位及装曲轴工位。连杆盖拧紧及回转力矩测量工位包括连杆盖拧紧够工位、回转力矩测量工位、装机油泵部件工位及装油底壳工位。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科技成果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是:使用时,工件A以倒置姿态在内装上线工位上的第一工位托盘上线,经过机体上线扫描、拆主盖、装气门挺柱、装上下主轴瓦、装曲轴等工序,流转至第一转台前的工位,紧接着流转至机械手第二操作工位等待,在第二循环输送线上装活塞连杆总成工位以卧式姿态安装完活塞连杆总成后的工件B经第一转台流转至机械手第一操作工位,机械手将机械手第一操作工位处第二工位托盘上的工件B翻转成倒置姿态抓至机械手第三操作工位的第一工位托盘上,然后将机械手第二操作工位第一工位托盘上工件A抓至缸孔内自动喷油工位进行缸孔内喷油,喷完油将工件A翻转成卧式姿态放置于机械手第一操作工位的第二工位托盘上,然后工件A随着第二工位托盘经过第二转台在第二循环输送线上运转至装活塞连杆工位进行装配,空的第一工位托盘经第二转台在第一循环输送线上往机械手第三操作工位流转,机械手第三操作工位的第一工位托盘带着倒置姿态的工件在第一循环输送线上经过连杆盖拧紧及回转力矩测量、装机油泵部件、装油底壳等工序,最终工件在内装下线工位下线,第一工位托盘在第二循环输送线上继续下一个循环。 综上所述,本科技成果够使用两种的工位托盘代替原有的专用工位托盘,降低了制造难度,节省了成本,而且降低了多品种共线生产的技术难度。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技术已在我公司多个生产线上得到应用,解决了 多品种共线的难题,减低了成本,生产出来的产品已在市场上广泛得到应用,能够保障产品安全稳定运行。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该技术已在我公司多个生产线上得到应用,并投入到相关产品上,应用情况良好,暂无问题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