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机械制造与装备 » 运输装备制造

全新平台高性能纯电动公务客车研发及应用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纯电动公务客车;轻量化车身;锂离子电池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2018F023Y003661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评价单位: 合肥市科技局
评价日期: 2018.10.24 评价证书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孵化基地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3394012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及背景   现阶段纯电动公务客车在工程化应用和示范推广过程中,除了存在续航里程、商业模式、基础设施不足这些纯电动汽车产业的共性问题外,在技术上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市场的适应性要求,项目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全新平台高性能纯电动公务客车,相比较原先利用传统中型公务客车平台改制产品,本项目产品在整车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全面提升,综合性能达到传统公务客车水平。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项目研究专用电动化底盘和轻量化车身技术,通过拓扑优化分析,设计出纯电动中型客车专用电动化底盘;运用CAE分析,整车重量降低超过400kg。设计出适应于公务客车性能要求的高效动力系统平台,采用一体化集中决策型整车控制系统,搭载高效电驱动系统和高安全高能量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并匹配关键电动附件,有效降低能耗。整车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全面提升,0-50km/h加速时间15.2s;最大爬坡度20%;百公里电耗22.7kWh。   3.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A.发明了适用于中型纯电动客车专用一体化新型电动底盘结构,解决原有中型电动客车大梁式底盘结构导致电池布置空间小、车内座椅两边抬起、中间有过道等技术难题,在保证整车刚度和强度的基础上,扩大底盘空间,便于布置电池、电机及高压线路等动力系统部件,实现了车内平走道设计。   B.提出了一种以“一体化集中决策分布式控制”为控制思想的整车控制策略,建立整车控制模型。结合整车行驶循环工况,进行整车控制算法与控制参数的在线标定和优化;研发出基于CCP协议的整车控制系统匹配标定和监控软件,对整车控制系统性能、动力系统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整车经济性等指标进行评估与验证。   C.自主研发适用于纯电动中型公务车的高效永磁同步电机,采用内置“V”字结构,有效增加气隙磁通,减少漏磁,增加凸极效应产生的磁阻转矩,提高运行效率;转子采用斜极结构,有效降低转矩脉动,降低振动、噪音,提高整车舒适性。电机转矩密度由异步电机的10Nm/kg提高到16.8Nm/kg(有效材料),电机最高效率达96%,大于85%的高效区范围扩展到89%(相比交流异步电机的高效区范围提高了20%),电机防护等级IP68。   D.采用新一代智能控制终端系统技术(e控系统),采用10英寸高亮度、雾面防眩光、高灵敏度电容式多点触摸液晶面板,将整车信息查询、车身电气控制、视频监控系统、智慧专家系统、能耗统计分析、驾驶行为评价、驾驶模式选择、实时安全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wifi热点等十大功能集成。   E.发明了动力电池SOC估算和基于电流的动力电池组容量标定的新方法。提供均衡维护信息以及电池故障的早期预警信息,充分发挥电池系统的动力性能、提高安全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优化驾驶和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性能   F.发明了一种可长时间、大容量地记录运行数据的电动汽车用数据采样方法并研制出采集器,以现场数据采集为基础,通过整车CAN总线网络,过滤并接收整车运行信息,实时高速采集电动汽车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解决常用数据记录方法记录数据不完整性的技术难题,有利于为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充分的分析依据。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项目依托公司拥有的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CNAS认证的电动客车整车实验室开展全新平台纯电动公务客车整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实验验证,并通过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鉴定,产品安全可靠,各项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及项目合同书要求。   项目在车身结构、驱动电机、高压控制等核心技术方面申请18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项;授权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主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企业标准2项,发表论文2篇。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销售系列纯电动公务客车126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在全国多个城市商业化运营。本项目的开发,带动了原材料、机械电子、服务业等产业链发展,促进了电机、电池、充电设施等相关的电力电子和商业化示范运营产业进步。同时,项目车型的大力推广,有力地支撑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发展,为基地提供良好的示范效应。   6.历年获奖情况   2017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7年获安徽省工业精品
成果名称: 全新平台高性能纯电动公务客车研发及应用 关键词: 纯电动公务客车;轻量化车身;锂离子电池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装备制造
二级分类名称: 运输装备制造 三级分类名称: 公路运输装备
研究起止时间: 2015.07 至2017.12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分类2: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1604a0902155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811.42 评价单位: 合肥市科技局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2018.10.24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推荐单位: 合肥市科技局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2018F023Y003661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及背景   现阶段纯电动公务客车在工程化应用和示范推广过程中,除了存在续航里程、商业模式、基础设施不足这些纯电动汽车产业的共性问题外,在技术上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市场的适应性要求,项目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全新平台高性能纯电动公务客车,相比较原先利用传统中型公务客车平台改制产品,本项目产品在整车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全面提升,综合性能达到传统公务客车水平。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项目研究专用电动化底盘和轻量化车身技术,通过拓扑优化分析,设计出纯电动中型客车专用电动化底盘;运用CAE分析,整车重量降低超过400kg。设计出适应于公务客车性能要求的高效动力系统平台,采用一体化集中决策型整车控制系统,搭载高效电驱动系统和高安全高能量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并匹配关键电动附件,有效降低能耗。整车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全面提升,0-50km/h加速时间15.2s;最大爬坡度20%;百公里电耗22.7kWh。   3.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A.发明了适用于中型纯电动客车专用一体化新型电动底盘结构,解决原有中型电动客车大梁式底盘结构导致电池布置空间小、车内座椅两边抬起、中间有过道等技术难题,在保证整车刚度和强度的基础上,扩大底盘空间,便于布置电池、电机及高压线路等动力系统部件,实现了车内平走道设计。   B.提出了一种以“一体化集中决策分布式控制”为控制思想的整车控制策略,建立整车控制模型。结合整车行驶循环工况,进行整车控制算法与控制参数的在线标定和优化;研发出基于CCP协议的整车控制系统匹配标定和监控软件,对整车控制系统性能、动力系统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整车经济性等指标进行评估与验证。   C.自主研发适用于纯电动中型公务车的高效永磁同步电机,采用内置“V”字结构,有效增加气隙磁通,减少漏磁,增加凸极效应产生的磁阻转矩,提高运行效率;转子采用斜极结构,有效降低转矩脉动,降低振动、噪音,提高整车舒适性。电机转矩密度由异步电机的10Nm/kg提高到16.8Nm/kg(有效材料),电机最高效率达96%,大于85%的高效区范围扩展到89%(相比交流异步电机的高效区范围提高了20%),电机防护等级IP68。   D.采用新一代智能控制终端系统技术(e控系统),采用10英寸高亮度、雾面防眩光、高灵敏度电容式多点触摸液晶面板,将整车信息查询、车身电气控制、视频监控系统、智慧专家系统、能耗统计分析、驾驶行为评价、驾驶模式选择、实时安全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wifi热点等十大功能集成。   E.发明了动力电池SOC估算和基于电流的动力电池组容量标定的新方法。提供均衡维护信息以及电池故障的早期预警信息,充分发挥电池系统的动力性能、提高安全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优化驾驶和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性能   F.发明了一种可长时间、大容量地记录运行数据的电动汽车用数据采样方法并研制出采集器,以现场数据采集为基础,通过整车CAN总线网络,过滤并接收整车运行信息,实时高速采集电动汽车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解决常用数据记录方法记录数据不完整性的技术难题,有利于为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充分的分析依据。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项目依托公司拥有的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CNAS认证的电动客车整车实验室开展全新平台纯电动公务客车整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实验验证,并通过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鉴定,产品安全可靠,各项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及项目合同书要求。   项目在车身结构、驱动电机、高压控制等核心技术方面申请18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项;授权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主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企业标准2项,发表论文2篇。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销售系列纯电动公务客车126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在全国多个城市商业化运营。本项目的开发,带动了原材料、机械电子、服务业等产业链发展,促进了电机、电池、充电设施等相关的电力电子和商业化示范运营产业进步。同时,项目车型的大力推广,有力地支撑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发展,为基地提供良好的示范效应。   6.历年获奖情况   2017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7年获安徽省工业精品
联系人: 姜彬 成果登记日期: 2018-12-03
联系人email: 312913909@qq.com 单位代码: 93400001
邮政编码222: 230051 联系人电话: 0551-62297743
单位传真: 0551-2297663 单位通讯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葛淝路97号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0551-2297653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8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洪洋;陈顺东;丁传记;王华;李兵;王少凯;李韧;胡洋;田阳;张立辉;吴成加;金波;韩振华;周为余;熊赵康;於全毅;李余格;刘剑;杨正兴;余莹莹;王瑞;陈飞;王林照;李银凤;茅超森;侯在荣;胡孝伟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