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鸟王种;茶树;加工技术;生产模式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GK180941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穗科验字[2018]第1078号 | 评价单位: | 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
评价日期: | 2018.07.02 | 评价证书号: | 穗科验字[2018]第1078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1.主要技术指标(如形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论文专著等数量、指标及其水平、取得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等): (1)以贵定县优势茶树品种鸟王种为原料,按照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周期,对每个季节的茶青进行茶类适制性研究,通过周期内多茶类组合生产,建立了春季早期生产毛尖茶、末期生产乌龙茶,夏季生产名优高香红茶,秋冬季生产毛峰茶、乌龙茶的高效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茶叶亩产值,使之前亩产值1.9万元增加到亩产值5.4万元,快速提高了农民收入; (2)探索出适合当地鸟王品种多茶类加工技术的绿茶关键工序为杀青,采用滚筒连续杀青机由于倾斜角度不足,导致杀青时间短,青气味不易完全脱除,采用滚筒杀青机提高倾斜角度,使之尾部抬高到6°左右,杀青时间能达到6分钟,品质明显提高;红茶关键工序为萎凋适度,含水量是最主要指标,萎凋达到含水量55-60%品质最好;白茶关键工序为萎凋温度控制,萎凋控制在20°以下,就能很好的保留鲜香与毫香;乌龙茶加工关键工序为做青,采用全程机械摇青,做青7-9次品质最好; (3)获得鸟王种茶叶新产品单芽红茶、一芽一叶红茶、颗粒型红茶、颗粒型乌龙茶产品4个,其中单芽鸟王种红茶获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4)对获得的新产品进行生化成分分析,组织茶叶审评专家进行茶叶品质评审,形成茶叶品质分析报告1份; (5)发表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 2.主要经济指标(如中试试产的数量、销售量、技术及产品应用所形成市场 规模、效益等): (1)、本项目以当地不采收的茶青为原料,因此,本项目的开展每亩能使农户增收17300元(按单芽50元/斤,一芽一叶茶青20元/斤,一芽二三叶、对荚叶二三叶按16元/斤计,亩可新增采收单芽150斤,一芽一叶茶青50斤,对荚二三叶550斤); (2)、本项目新增单芽红茶30斤,售价500元/斤,一芽一叶红茶、白茶产品10斤,售价在300元/斤,乌龙茶产品100斤,售价200元/斤; (3)、项目完成后,若推广面积达5000亩,将产生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项目实施中形成的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其规模等: 以贵定县懿峰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为中心,建立核心示范面积300亩,并在贵天下、金典茶叶公司、山中情合作社示范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