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现代农业 » 农产品

花香型黄观音红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红茶;黄观音;广西;乌龙茶;加工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201815599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评价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垦局
评价日期: 2018.09.07 评价证书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花香型黄观音红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是广西农垦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编号为桂垦科20151201),项目承担单位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年限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西红茶生产主要有昭平、三江、凌云、龙州等地。呈现在市场上比较多的是甜香型的红茶,花香型的红茶比较少。香气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的香气有了更高的需求,传统红茶以甜香为主,花香不明显,已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花香型红茶是具有乌龙茶花香特征的新型红茶,独特的香气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黄观音是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其丰富的内质为花香型工夫红茶香气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茶叶加工科技人员利用黄观音具有的花香特性,将黄观音鲜叶按照红茶传统工艺加工成红茶产品,经过前期试验并对样品进行开汤审评,黄观音鲜叶加工的红茶产品花香明显,但是滋味稍涩。为提高黄观音红茶香花解决滋味苦涩的问题,通过工艺技术创新来研制一个不同于一般红茶品质风格的花香型红茶产品。二、技术原理应用于茶叶加工领域。通过设计花香型黄观音工夫红茶加工新工艺→研究各个关键工序处理对花香型黄观音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通过产品感官审评和理化检验的对比分析来确定花香型黄观音工夫红茶新技术的可行性→确定花香型黄观音工夫红茶新工艺及技术参数→优化和完善新工艺的技术参数→总结出一套科学、完整的花香型黄观音工夫红茶加工新技术→广西范围内推广应用。三、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1)采用乌龙茶的晒青、摇青与红茶的发酵技术制作红茶产品,可以大大减少成品茶的苦涩味。(2)采用乌龙茶的晒青、摇青技术可以更好的发挥黄观音特有的花香。(3)采用理条的做型机器,将成品茶做成松针形状,使其外形优美。四、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1)依据黄观音品种在广西龙州的生长特征特性及广西的气候特征,经过多年试验研究,以黄观音为原料,在传统工艺的技术上结合乌龙茶晒青做青工艺,研制的黄观音红 茶具有花香明显、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的品质特点,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对提升广西红茶影响力、丰富我区红茶花色具有实际意义。(2)运用本项目加工技术研制的黄观音红茶产品,滋味和香气上都有很大提升,解决了乌龙茶品种黄观音滋味苦涩的问题,对黄观音的品种推广具有促进作用。(3)充分利用不同季节不同等级的茶青原料,加工制作黄观音红茶,可避免茶青浪费,最大限度提升茶树种植的经济效益,有效提高茶农收入。(4)项目加工技术可供其他乌龙茶品种制红茶的试验参考,可推动新型花香型红茶的研制,活跃红茶市场。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区茶叶品种调整、提高茶叶整体产业效益起到积极的作用。新产品将提高我区红茶档次、市场占有率。新工艺的推广,为我区红茶加工新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广西将近110万亩的茶园面积将会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成果名称: 花香型黄观音红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关键词: 红茶;黄观音;广西;乌龙茶;加工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农产品
二级分类名称: 农产品加工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2016.01 至2018.09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学科分类2: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桂垦科20151201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10.00 评价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垦局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2018.09.07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推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垦局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201815599
成果简介: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花香型黄观音红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是广西农垦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编号为桂垦科20151201),项目承担单位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年限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西红茶生产主要有昭平、三江、凌云、龙州等地。呈现在市场上比较多的是甜香型的红茶,花香型的红茶比较少。香气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的香气有了更高的需求,传统红茶以甜香为主,花香不明显,已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花香型红茶是具有乌龙茶花香特征的新型红茶,独特的香气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黄观音是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其丰富的内质为花香型工夫红茶香气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茶叶加工科技人员利用黄观音具有的花香特性,将黄观音鲜叶按照红茶传统工艺加工成红茶产品,经过前期试验并对样品进行开汤审评,黄观音鲜叶加工的红茶产品花香明显,但是滋味稍涩。为提高黄观音红茶香花解决滋味苦涩的问题,通过工艺技术创新来研制一个不同于一般红茶品质风格的花香型红茶产品。二、技术原理应用于茶叶加工领域。通过设计花香型黄观音工夫红茶加工新工艺→研究各个关键工序处理对花香型黄观音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通过产品感官审评和理化检验的对比分析来确定花香型黄观音工夫红茶新技术的可行性→确定花香型黄观音工夫红茶新工艺及技术参数→优化和完善新工艺的技术参数→总结出一套科学、完整的花香型黄观音工夫红茶加工新技术→广西范围内推广应用。三、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1)采用乌龙茶的晒青、摇青与红茶的发酵技术制作红茶产品,可以大大减少成品茶的苦涩味。(2)采用乌龙茶的晒青、摇青技术可以更好的发挥黄观音特有的花香。(3)采用理条的做型机器,将成品茶做成松针形状,使其外形优美。四、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1)依据黄观音品种在广西龙州的生长特征特性及广西的气候特征,经过多年试验研究,以黄观音为原料,在传统工艺的技术上结合乌龙茶晒青做青工艺,研制的黄观音红 茶具有花香明显、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的品质特点,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对提升广西红茶影响力、丰富我区红茶花色具有实际意义。(2)运用本项目加工技术研制的黄观音红茶产品,滋味和香气上都有很大提升,解决了乌龙茶品种黄观音滋味苦涩的问题,对黄观音的品种推广具有促进作用。(3)充分利用不同季节不同等级的茶青原料,加工制作黄观音红茶,可避免茶青浪费,最大限度提升茶树种植的经济效益,有效提高茶农收入。(4)项目加工技术可供其他乌龙茶品种制红茶的试验参考,可推动新型花香型红茶的研制,活跃红茶市场。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区茶叶品种调整、提高茶叶整体产业效益起到积极的作用。新产品将提高我区红茶档次、市场占有率。新工艺的推广,为我区红茶加工新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广西将近110万亩的茶园面积将会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联系人: 罗莲凤 成果登记日期: 2018-09-21
联系人email: 单位代码: 94502646
邮政编码222: 532415 联系人电话: 0771-8810817
单位传真: 0771-8810487 单位通讯地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彬桥乡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0771-8810406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8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梁光志;罗莲凤;徐冬英;阳景阳;李子平;冯红钰;刘汉焱;陈海生;莫小燕;冯兰;陆金梅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