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现代农业 » 农产品

加工专用型生姜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示范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生姜;标准化生产;加工专用型;示范基地;技术示范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201814206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广西西林汇浤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评价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评价日期: 2017.06.12 评价证书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1. 课题来源与背景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在2014年6月11日联合下达桂财教[2014]87号文件,决定由广西西林汇浤工贸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林县科技开发中心等三家单位共同承担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合同编号:桂科转14125003-2)”所属课题“加工型生姜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合同编号:桂科转14125003-2-10)。 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技术原理本成果主要是针对广西特色农产品之一的生姜尤其是加工专用型生姜在西林县等地种植缺乏标准化生产技术而进行研究和示范,从而获得相关成果,所得成果主要应用于深加工所需原料生姜品种——西林火姜和田林大肉姜的标准化生产。广西是我国生姜的重要产地,许多地方把生姜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来发展,但是,由于各地农民种植生姜通常以嫩姜和老姜为产品直接进行销售菜用而市场潜力小,加上生姜连作易引起病毒病菌的危害而严重降低产量等因素,导致近年来生姜销售价格消长突出,姜贱伤农的现象周期性发生。为了让广西生姜产业走出这种恶性循环,许多地方开始引导企业发展生姜深加工产业,为此,本课题参照以下技术路线,获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收集76份的生姜种质资源,通过品比和分析生姜根茎营养成分,适合深加工成干姜片和姜晶的小黄姜有西林火姜等15份,适合腌制加工的大肉姜有田林大肉姜等8份;(2)通过组培技术生产脱毒脱菌的健康姜种,获得了健康种姜的生产技术;(3)结合合理种植模式和地膜覆盖、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综治等技术研发出一套加工专用型生姜持续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种植技术,获得了《绿色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1套;(4)开展技术培训,建立了示范基地233亩;(5)发表学术文章2篇。 2.2 性能指标 1)技术指标:(1)在西林县普合乡普合村建成生姜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1个,面积200亩,完成道路、排灌等设施设备建设;(2)研究编制健康姜种和生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1套,并制作标准化生产技术流程图1套,发表论文2篇;(3)筛选出适合加工专用型的生姜品种2个。 2)经济指标:(1)示范基地亩产3000公斤以上;(2)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1名,技术培训200人次。 3.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1)本课题通过实施,收集了一批生姜种质资源,并进行了分类,筛选出一些深加工要求不同的生姜品种,其中适合深加工成姜晶和姜酒的生姜品种分别是西林火姜和田林大肉姜,在深加工生姜品种上得到了初步确证,品种筛选上有创新性。 2)通过课题实施,获得了脱毒脱菌健康姜种的生产技术,在品种提纯复壮、资源保存和种姜扩繁技术具有创新性,比其他同类技术更具先进性。 3)通过本课题技术的集成,形成了一套生姜绿色高效种植技术规程,并得到了成功示范推广,获得了高的境界效益,在技术方法上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4.技术的成熟度,适合范围和安全性本课题实施后,获得了加工专用型生姜标准化生产技术一套,无论在健康种姜生产上,还是绿色高效栽培上的技术研发都是经过细致探索和实践的,在广西生姜生产上完全可以满足绿色食品生产的需求,所以,该课题获得技术成果成熟,适用范围广和安全性高。 5.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本课题研究成果是在广西生姜主产区桂西地区西林县生态条件下研发而获得的,对于桂西地区甚至西林县附近的滇黔桂地区进行推广应用也是可行的,但是在其他地区应用前需因地制宜进行一定的改良示范后方可大面积推广。只有如此,才能获得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另外,该课题成果对于其他蔬菜品种开展相似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尤其在目前安全蔬菜产品需要越来越多而高的形势下,应用前景广阔。 2)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1)生姜是世界上重要的香辛料蔬菜作物,可药菜兼用,但是,育种困难、根际自毒、品种退化和连作障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生产产业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南方的桂西上去,生姜常种植在山坡上,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力生态环境。本课题实施后,虽然品种资源和健康种姜生产上得到了突破,但是,雨水问题仍然困扰生姜生产,另外,根际自毒更是严重影响一块地连年种植,这两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2)本课题研究成果在推广应用上仍需要加以引导,而且在新存在的问题上需要加大科研和推广资金的投入。
成果名称: 加工专用型生姜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示范 关键词: 生姜;标准化生产;加工专用型;示范基地;技术示范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农产品
二级分类名称: 农产品加工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2014.01 至2015.12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广西西林汇浤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学科分类2: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桂科专14125003-2-10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217.00 评价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2017.06.12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推荐单位: 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201814206
成果简介:   1. 课题来源与背景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在2014年6月11日联合下达桂财教[2014]87号文件,决定由广西西林汇浤工贸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林县科技开发中心等三家单位共同承担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合同编号:桂科转14125003-2)”所属课题“加工型生姜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合同编号:桂科转14125003-2-10)。 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技术原理本成果主要是针对广西特色农产品之一的生姜尤其是加工专用型生姜在西林县等地种植缺乏标准化生产技术而进行研究和示范,从而获得相关成果,所得成果主要应用于深加工所需原料生姜品种——西林火姜和田林大肉姜的标准化生产。广西是我国生姜的重要产地,许多地方把生姜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来发展,但是,由于各地农民种植生姜通常以嫩姜和老姜为产品直接进行销售菜用而市场潜力小,加上生姜连作易引起病毒病菌的危害而严重降低产量等因素,导致近年来生姜销售价格消长突出,姜贱伤农的现象周期性发生。为了让广西生姜产业走出这种恶性循环,许多地方开始引导企业发展生姜深加工产业,为此,本课题参照以下技术路线,获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收集76份的生姜种质资源,通过品比和分析生姜根茎营养成分,适合深加工成干姜片和姜晶的小黄姜有西林火姜等15份,适合腌制加工的大肉姜有田林大肉姜等8份;(2)通过组培技术生产脱毒脱菌的健康姜种,获得了健康种姜的生产技术;(3)结合合理种植模式和地膜覆盖、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综治等技术研发出一套加工专用型生姜持续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种植技术,获得了《绿色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1套;(4)开展技术培训,建立了示范基地233亩;(5)发表学术文章2篇。 2.2 性能指标 1)技术指标:(1)在西林县普合乡普合村建成生姜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1个,面积200亩,完成道路、排灌等设施设备建设;(2)研究编制健康姜种和生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1套,并制作标准化生产技术流程图1套,发表论文2篇;(3)筛选出适合加工专用型的生姜品种2个。 2)经济指标:(1)示范基地亩产3000公斤以上;(2)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1名,技术培训200人次。 3.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1)本课题通过实施,收集了一批生姜种质资源,并进行了分类,筛选出一些深加工要求不同的生姜品种,其中适合深加工成姜晶和姜酒的生姜品种分别是西林火姜和田林大肉姜,在深加工生姜品种上得到了初步确证,品种筛选上有创新性。 2)通过课题实施,获得了脱毒脱菌健康姜种的生产技术,在品种提纯复壮、资源保存和种姜扩繁技术具有创新性,比其他同类技术更具先进性。 3)通过本课题技术的集成,形成了一套生姜绿色高效种植技术规程,并得到了成功示范推广,获得了高的境界效益,在技术方法上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4.技术的成熟度,适合范围和安全性本课题实施后,获得了加工专用型生姜标准化生产技术一套,无论在健康种姜生产上,还是绿色高效栽培上的技术研发都是经过细致探索和实践的,在广西生姜生产上完全可以满足绿色食品生产的需求,所以,该课题获得技术成果成熟,适用范围广和安全性高。 5.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本课题研究成果是在广西生姜主产区桂西地区西林县生态条件下研发而获得的,对于桂西地区甚至西林县附近的滇黔桂地区进行推广应用也是可行的,但是在其他地区应用前需因地制宜进行一定的改良示范后方可大面积推广。只有如此,才能获得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另外,该课题成果对于其他蔬菜品种开展相似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尤其在目前安全蔬菜产品需要越来越多而高的形势下,应用前景广阔。 2)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1)生姜是世界上重要的香辛料蔬菜作物,可药菜兼用,但是,育种困难、根际自毒、品种退化和连作障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生产产业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南方的桂西上去,生姜常种植在山坡上,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力生态环境。本课题实施后,虽然品种资源和健康种姜生产上得到了突破,但是,雨水问题仍然困扰生姜生产,另外,根际自毒更是严重影响一块地连年种植,这两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2)本课题研究成果在推广应用上仍需要加以引导,而且在新存在的问题上需要加大科研和推广资金的投入。
联系人: 周生茂 成果登记日期: 2018-03-14
联系人email: maomaozhou70@gxaas.net 单位代码: 94503430
邮政编码222: 533500 联系人电话: 0771-3247318
单位传真: 0776-8665098 单位通讯地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八达镇环城路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0776-8665098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8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周生茂;黄皓;车江旅;班美玲;陈振东;郭元元;尚小红;文俊丽;陶伟;黄永清;吴永升;梁任繁;黄学军;农定霖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