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油橄榄;栽培;良种;培育;加工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9622017Y0624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8-10-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陇南市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甘科验[2017]第213号 | 评价单位: | 甘肃省科技厅 | ||
评价日期: | 2017.12.30 | 评价证书号: | 甘科验[2017]第213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1、课题来源与背 本项目是由甘肃省科技厅下达,编号“143NKDK025”,实施年限2014年 01月至2017年 12 月,由陇南市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持承担,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甘肃省油橄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陇南市平平油橄榄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参加。 2、研究目的与意义 针对油橄榄良种壮苗缺乏,栽培管理技术粗放,橄榄油压榨工艺落后等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以提高产量、增收增效为目标,对油橄榄栽培和橄榄油加工两个增收增效关键节点开展重点攻关,建立示范基地和生产线,开展良种壮苗繁育关键技术、橄榄园可持续丰产栽培关键技术、橄榄油绿色加工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形成油橄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和油橄榄油品精制生产技术体系及生产标准体系,实现油橄榄产业技术升级和发展,使农民脱贫致富、企业获利、社会受益。 3、 主要论点与论据 采用田间杂交、切片观测方法,筛选油橄榄授粉率高的栽培组合,建立不同油橄榄品种的配置体系;分析测试各种土壤的养分状况和改良方向;开展油橄榄叶片营养诊断研究,掌握不同时期的需肥及平衡施肥规律,建立油橄榄精准施肥技术体系;建立和完善不同品种、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最优树体结构模式和培育技术。筛选出轻型基质配方;对现有育苗技术组装配套优化育苗程序,解决油橄榄扦插苗根系发育不良的难题,提出繁殖系数高、简单、质量优的繁殖技术。开展高品质橄榄油绿色制取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开展超声波辅助冷榨新技术研究与示范;改进融合、离心分离工艺,减少废水排发量和废渣及废水中残油;研究不同品种原料在不同榨油工艺的油质特征,开发初榨油、化妆油和特种药效功能高附加值橄榄油,提升橄榄油加工产业。分析研究我国主要油橄榄产品及其产区环境质量状况、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点,研究橄榄油全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建立油橄榄良种、丰产栽培和加工过程安全控制技术和标准体系。 4、创见与创新 1)筛选出了2种轻基质配方和化学、容器控根方案; 2)确定人工授粉最佳时间,筛选出3组授粉品种配置方案; 3)建立了以P/N、K/N等8个比值为参数项的油橄榄叶片营养诊断的标准体系,建立不同立地类型果园施肥方案及肥料管理体系,不同品种的最优树体结构和修剪方法; 4)发明新型超声融合和二相离心耦合技术; 5)开发橄榄油微胶囊、化妆品和橄榄果渣功能饮品。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经济效益: 项目提出的授粉品种配置、营养诊断施肥技术已在各示范点进行推广应用,面积达3100亩,平均亩产444.3kg,年直接经济收入964.1万元。轻基质扦插育苗技术生根率达到93.6%,经济效益13.68万元。建成油橄榄丰产栽培示范基地1037亩,辐射带动周边17乡镇169个村45672户发展或规范化栽培油橄榄26.3万亩,增收油橄榄鲜果12250吨,亩增产效益362元,增收6470万元。项目技术生产的橄榄油,节约水量30~40%,果渣中残油降至2~4%,节能13~15%。从2016年到2017年加工油橄榄鲜果3.5万吨,冷榨橄榄油5200吨,实现售销额4亿元,产业效益达到2.1亿元。 存在问题: 1)项目实施时间较短,有些试验内容效果不能完全显现。 2)目前项目的超声融合搅拌和二相离心耦合技术和设备还处于中试生产阶段,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需要对设备和技术进行进一步优化。 3)本项目建立的橄榄油近红外品质鉴伪技术,目前完成实验室研究工作,在企业和市场还未实际应用,后续还需要建立橄榄油质量控制技术标准,将近红外品质鉴伪技术真正应用到市场。 6、历年获奖情况 产品获得国际橄榄油评比金奖2项,银奖3项;成果于2017年度获得梁希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7、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请不要填写商业秘密内容 1)通过轻基质扦插育苗技术和控根技术研究,筛选出2种轻基质配方和化学、容器控根方案,扦插生根率达到90.3%,培育各类苗木24.28万株。 2)确定了各种土壤的养分状况和改良方向,构建了以P/N、K/N等8个比值为参数项的叶片营养诊断标准,建立了精准施肥技术体系。筛选出授粉率高的3种栽培组合,建立了不同品种的配置体系;提出了不同品种的最优树体结构和修剪方法。建立丰产栽培技术示范点3个,面积1037亩,平均亩产447.7kg。 3)开发了超声辅助融合二相离心冷榨橄榄油生产技术,进行了相应的设备改造,和传统三相冷榨系统比较,出油率提高了17~19%。产品质量高于国家特级初榨橄榄油标准,获得国际橄榄油评比金奖2项、银奖3项。 4)开发了橄榄油微胶囊、化妆品和橄榄果渣功能饮品等3类产品。申请发明专利16项,获得授权3项,制订技术标准3项,颁布实施2项;发表论文11篇,其中SCI论文3篇。 5)建立了“甘肃省油橄榄加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林业局油橄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油橄榄研发基地。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2名,中青年技术骨干15人,培训从业人员1020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