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金盏花;饲料加工;茎叶资源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9622018J0050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8-10-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甘肃农业大学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 |||
评价日期: | 2018.03.29 |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1、课题来源及背景:近年来,金盏花在河西绿洲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金盏花花朵收获后产生了大量的茎叶资源,据调查,这些资源或遗弃、或焚烧、即浪费又污染环境。若将这些资源开发为饲料,即可延长金盏花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促进河西地区草食畜牧业发展。 2、研究目的及意义:金盏花花朵富含叶黄素,从花体中提取的黄色素可作为食品、饲料、药品添加剂以及天然着色剂使用,有较为广泛的用途,在国际国内市场销路都很好。近年来,我省尤其河西走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本研究探索金盏花花朵收获后的茎叶作为粗饲料饲喂牛羊等草食动物,其营养成分及饲喂效果,为金盏花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丰富河西地区草食动物饲料种类,提高金盏花产业的效益具有积极作用。 3、主要论点及论据:本项目对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种植的金盏花秆、串叶松香草、多年生黑麦的营养成分对比分析可知, 金盏花秆中含有动物体所必需的各类营养成分, 物美价廉, 可作为优良的饲草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金盏花相对串叶松香草和多年生黑麦草,含有较高粗脂肪粗纤维和钙、磷, 同时金盏花中的脂肪、粗纤维和蛋白质及钙、磷的含量相对于其他谷物类秸秆也较高。本试验以不同处理方式进行金盏花秆青贮饲料的调制,从感官评定的结果看,以玉米混合青贮的处理方式评定等级最优,可以很好的改善金盏花秆本身都有的特殊气味,二提高其适口性。这可能是因为混合玉米秸秆后,玉米秸秆含有较高的WSC含量且青贮前为青绿色,而金盏花秆WSC含量较低且青贮前为褐色,因此导致青贮发酵效果存在差异,造成感官评定上的差异,且金盏花秆质地较为坚硬,对青贮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处理方式的金盏花秆青贮的各个指标测定和感官效果,认为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改善金盏花秆的特殊气味,改善青贮品质。加甲酸青贮,加麸皮青贮和加尿素青贮都较单独青贮效果好,可以单方面增加部分营养指标。因此,认为,金盏花秆采用不同青贮方式,都有增加青贮品质,改善其适口性的特点,尤其是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效果更优。 4、创见与创新:随着金盏花在我省尤其河西走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据调查,金盏花在甘肃河西走廊年种植面积达666.67h㎡(约10000亩),每年可产生金盏花茎叶2000万公斤,经青贮加工,可生产1760万公斤青贮饲料,饲喂牛羊等草食动物,其营养成分及饲喂效果较好,经济效益显著。为金盏花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丰富河西地区草食动物饲料种类,提高金盏花产业的效益具有积极作用。 5、社会经济效益:近年来,我省金盏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全国金盏花种植面积达1.33万公顷,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甘肃河西走廊种植面积约10000亩,金盏花花朵收获后的茎叶通过青贮等加工工艺制作成饲料饲喂牛羊等草食动物,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为金盏花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丰富河西地区草食动物饲料种类,提高金盏花产业的效益具有积极作用。 6、历年获奖情况: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