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辣椒;鲜食;加工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9622018Y0017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8-10-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甘肃科隆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GDP辣椒(2017)620064 | 评价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
评价日期: | 2017.11.28 | 评价证书号: | GDP辣椒(2017)620064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1.课题来源与背景 近年来,随着常规育种难度不断增加,增产幅度不断减少,杂优利用已经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必然选择,品种的杂优化成为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作物杂种优势在生产上的广泛成功应用,堪称是近代人类作物改良工作中最伟大的成就。 本课题由甘肃科隆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隆源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发,为自有技术。品种通过登记后知识产权归甘肃科隆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所有。甘肃隆源农业科学研究所是由甘肃省科技厅主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营科研机构,现有科研人员均为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和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老中青结合,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发展潜力。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利用产学研联合,重点开展辣椒杂交种选育,通过科研机构引进和自主培育筛选辣椒优异资源,筛选出优质、抗炭疽病病、病毒病,增产5%-15%左右的杂交高产鲜食加工型辣椒品种,为全省辣椒生产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主要论点与论据 科椒1号已获得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辣椒(2017)620064,为鲜食、加工兼用型杂交品种。较早熟,播种至始花期92天,播种至青果始收期133天。生长势中等,株高74厘米,株幅65厘米,单株结果数30个,果形为羊角形、长27厘米、宽2.65厘米,肉厚0.25厘米,单果重40克~50克,植株健壮,挂果多,膨果快。果绿色,成熟后转红色,果面皱、味香辣,维生素C含量61.9毫克/100克,辣椒素含量0.39%。抗CMV,感TMV,中抗炭疽病、疫病。抗旱性较强、耐涝性弱,抗低温能力较弱,耐受高温能力较强。第1生长周期亩产5732.7千克,比对照陇椒3号增产11.44%;第2生长周期亩产5741.91千克,比对照陇椒3号增产10.40%。 4.创见与创新 本课题通过品种创新,选育出了具有优势强,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制种产量高、果肉厚、品质好的优势品种。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新品种科椒1号每年制种300kg。制出的杂交种可种植12500亩地,每亩地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0%左右,按照目前种植辣椒5100kg/亩的产量,可增产510kg,按照2.0元/kg的辣椒籽市场价格,种植户每亩可增收1010元左右,12500亩可增收1262.5万元。 此工作要求连续性强,对经验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强度大,需要的材料群体广泛。在选育与制种过程中为保持纯度,需要人工去雄并人工授粉,且要一定的隔离条件或者隔离区,效益显著,成本较高。随着品种推广,经费保障的情况下,这些技术难点和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6.历年获奖情况 暂未获得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