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生物技术 » 中草药种植

三七种植土壤障碍因素消减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三七;障碍因素;土壤障碍;技术体系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1492018Y0020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云南师范大学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评价单位: 中科合创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云南分中心
评价日期: 2018.04.19 评价证书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三七是我国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云南实现千亿元目标的药材大品种,但三七连作土壤障碍导致土传病害严重或绝收,成为制约我国三七种植基地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重大历史瓶颈。项目针对土壤障碍因素消减重大技术问题,通过三七原产地建立长期定位监测研究区,历时20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7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的支持下,整合国内学科优势协同创新研究,建立了保障三七种植健康发展的土壤障碍因素消减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取得以下主要创新成果。   1、首次系统地阐明了三七种植土壤主要障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系统解析了三七土传病害的致病机理。阐明了土壤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及健康与病害土壤微生物区系在门类、属间、种间差异与土传根腐病害的关联性,明确土壤真菌种群变化是导致青枯型和黄腐型根腐病主要原因;确定了土壤主要障碍因素分别为:罗尔斯顿菌、展青霉、绿色木霉、环孢菌、尖孢镰刀菌等,土壤磷酸酶、多酚氧化酶、脲酶,土壤pH值、NO3-、SO42 -、CO32 -、K +等盐离子浓度,阿魏酸、β-谷甾醇、葫萝卜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h1及三七皂苷R1等化感自毒物质。   2、明确抑制三七病原菌的高效新生防菌和新活性化合物,三七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效果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抑制三七病原菌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126株,其中生防指数67.6%-85.3%的高效活性菌株26株,从高效活性菌株中分离鉴定生防活性成分130余个,其中高活性成分62个、新化合物20余个,对三七病原菌最小抑制浓度(MICs)可达16μg/mL或更低。   3、建立了不同土壤类型区土壤障碍因素消减的应用技术体系。建立了三七主要种植区域的石灰岩发育重粘性红壤区、中粘性红黄壤区、山原冲积土及熟化耕作土壤区的障碍因素消减技术体系;建立了土壤细菌与真菌、细菌与放线菌及好氧性细菌与厌氧性细菌比值的三七种植土壤健康质量评价的生物学诊断方法;建立了三七主要种植区600余个土壤资源信息库;建立了三七栽培土壤远程监测管理的互联网应用技术。   4、项目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显著。所建立技术体系在土壤连作障碍最严重的三七种植区域推广应用。技术推广培训100余场次,累计带动推广面积120余万亩,单产提高40-60kg/亩,近2年实现新增销售额11.81亿元;农药化肥用量减少60%以上,产品检验农药残留与重金属限量合格率提高85%以上。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157篇,其中SCI收录3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5部;制定团体标准2项;承办三七国际、国内学术论坛3次;培养博士、硕士60余人。项目取得的系列重要创新成果,专家评价认为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七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名称: 三七种植土壤障碍因素消减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关键词: 三七;障碍因素;土壤障碍;技术体系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中草药种植
二级分类名称: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1998.02 至2016.05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云南师范大学 学科分类2: 210.50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S154.1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41361075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350.00 评价单位: 中科合创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云南分中心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2018.04.19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推荐单位: 云南省教育厅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1492018Y0020
成果简介:   三七是我国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云南实现千亿元目标的药材大品种,但三七连作土壤障碍导致土传病害严重或绝收,成为制约我国三七种植基地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重大历史瓶颈。项目针对土壤障碍因素消减重大技术问题,通过三七原产地建立长期定位监测研究区,历时20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7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的支持下,整合国内学科优势协同创新研究,建立了保障三七种植健康发展的土壤障碍因素消减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取得以下主要创新成果。   1、首次系统地阐明了三七种植土壤主要障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系统解析了三七土传病害的致病机理。阐明了土壤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及健康与病害土壤微生物区系在门类、属间、种间差异与土传根腐病害的关联性,明确土壤真菌种群变化是导致青枯型和黄腐型根腐病主要原因;确定了土壤主要障碍因素分别为:罗尔斯顿菌、展青霉、绿色木霉、环孢菌、尖孢镰刀菌等,土壤磷酸酶、多酚氧化酶、脲酶,土壤pH值、NO3-、SO42 -、CO32 -、K +等盐离子浓度,阿魏酸、β-谷甾醇、葫萝卜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h1及三七皂苷R1等化感自毒物质。   2、明确抑制三七病原菌的高效新生防菌和新活性化合物,三七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效果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抑制三七病原菌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126株,其中生防指数67.6%-85.3%的高效活性菌株26株,从高效活性菌株中分离鉴定生防活性成分130余个,其中高活性成分62个、新化合物20余个,对三七病原菌最小抑制浓度(MICs)可达16μg/mL或更低。   3、建立了不同土壤类型区土壤障碍因素消减的应用技术体系。建立了三七主要种植区域的石灰岩发育重粘性红壤区、中粘性红黄壤区、山原冲积土及熟化耕作土壤区的障碍因素消减技术体系;建立了土壤细菌与真菌、细菌与放线菌及好氧性细菌与厌氧性细菌比值的三七种植土壤健康质量评价的生物学诊断方法;建立了三七主要种植区600余个土壤资源信息库;建立了三七栽培土壤远程监测管理的互联网应用技术。   4、项目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显著。所建立技术体系在土壤连作障碍最严重的三七种植区域推广应用。技术推广培训100余场次,累计带动推广面积120余万亩,单产提高40-60kg/亩,近2年实现新增销售额11.81亿元;农药化肥用量减少60%以上,产品检验农药残留与重金属限量合格率提高85%以上。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157篇,其中SCI收录3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5部;制定团体标准2项;承办三七国际、国内学术论坛3次;培养博士、硕士60余人。项目取得的系列重要创新成果,专家评价认为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七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联系人: 王兴华 成果登记日期: 2018-05-07
联系人email: 单位代码: 95300056
邮政编码222: 650092 联系人电话: 0871-65912905
单位传真: 0871-65516542 单位通讯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0871-65516256
转让收入(万元): 9280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文山学院;云南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文山七麟三七科技有限公司;文山白云山和黄三七有限公司;天方建(中国)药业有限公司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8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官会林;崔秀明;黄璐琦;杨建忠;杨野;陈昱君;赵立兴;王勇;苗翠苹;张云峰;冯光泉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