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现代农业 » 林业科学

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重庆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技术成熟度: 初期阶段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论文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其他应用技术
成果登记号: 2009Y056 资源采集日期: 10-3-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水平: 国内一般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重庆市林业局
评价日期: 2009.01.05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产权转让 推广形式: 合作开发
已转让企业数(个): 1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梁先生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3865324/18977114118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2006年重庆市林业局下达《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组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建设了试验示范基地,结合重庆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典型调查、分析、试验,在重庆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适生植物、植被恢复技术、典型模式方面形成以下成果:   一、研究,筛选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适生植物32种;首次引进杂交构树、香根草、常绿岩垂草用于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对羽叶山黄麻苗木培育和石漠化地区造林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掌握了任豆、杂交构树、新银合欢、紫穗槐、黄连木、红椿、岩豆藤、香根草、龙须草、岩垂草等10个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适生植物的苗木培育技术、植被恢复技术。这些适生植物的选用及其培育技术和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成果适宜在石漠化治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二、按岩溶区植被恢复需要,以3个地貌分区为基础,将渝中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划分为5个典型立地类型,将渝东北中山区划分为4个典型立地类型,将渝东南低、中山区划分为6个典型立地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植被恢复技术要点,强调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对重庆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具有指导意义。   三、针对重庆石漠化植被恢复特点,提出5种石漠化治理模式:   (1)人工造林促进成林增加植被覆盖型;   (2)天然下种自然恢复型;   (3)人工点撒播恢复植被型;   (4)天然禁牧封山育林型;   (5)林下种植低矮地被植物型。可以为重庆石漠化治理提供分类指导,对进一步推进重庆石漠化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四、总结了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农林结合部草被等阶生物篱植被恢复模式、灌+草等阶生物篱植被恢复模式;工程创面香根草植被恢复模式、羽叶山黄麻+香根草植被恢复模式;喀斯特峡谷石山坡地灌+草植被恢复模式、乔+灌植被恢复模式、乔+灌+草植被恢复模式等7个植被恢复模式建设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特点,适宜在重庆石漠化地区推广。   五、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造林直接成本进行了分析,可以为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六、在巫山县建设了试验示范基地350亩,治理效果明显,可作为重庆喀斯特峡谷重度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示范。

成果名称: 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关键词: 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重庆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一级分类名称: 林业科学
二级分类名称: 造林技术 三级分类名称: /
研究起止时间: 2006.01 至2008.12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其他应用技术
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论文
技术成熟度: 初期阶段 技术水平: 国内一般
研究形式: 独立研究 学科分类1: 国家标准GB 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
单位名称: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科分类2:
中图分类号1: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农业
中图分类号2: 课题来源: 地方计划
应用行业: 农、林、牧、渔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课题立项编号: 渝林科2006-1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7 评价单位: 重庆市林业局
评价形式: 验收 应用状态: 稳定应用
评价日期: 2009.01.05 转让范围: 产权转让
评价证书号: / 推荐单位: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广形式: 合作开发 成果登记号: 2009Y056
成果简介:

  2006年重庆市林业局下达《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组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建设了试验示范基地,结合重庆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典型调查、分析、试验,在重庆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适生植物、植被恢复技术、典型模式方面形成以下成果:   一、研究,筛选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适生植物32种;首次引进杂交构树、香根草、常绿岩垂草用于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对羽叶山黄麻苗木培育和石漠化地区造林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掌握了任豆、杂交构树、新银合欢、紫穗槐、黄连木、红椿、岩豆藤、香根草、龙须草、岩垂草等10个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适生植物的苗木培育技术、植被恢复技术。这些适生植物的选用及其培育技术和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成果适宜在石漠化治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二、按岩溶区植被恢复需要,以3个地貌分区为基础,将渝中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划分为5个典型立地类型,将渝东北中山区划分为4个典型立地类型,将渝东南低、中山区划分为6个典型立地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植被恢复技术要点,强调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对重庆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具有指导意义。   三、针对重庆石漠化植被恢复特点,提出5种石漠化治理模式:   (1)人工造林促进成林增加植被覆盖型;   (2)天然下种自然恢复型;   (3)人工点撒播恢复植被型;   (4)天然禁牧封山育林型;   (5)林下种植低矮地被植物型。可以为重庆石漠化治理提供分类指导,对进一步推进重庆石漠化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四、总结了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农林结合部草被等阶生物篱植被恢复模式、灌+草等阶生物篱植被恢复模式;工程创面香根草植被恢复模式、羽叶山黄麻+香根草植被恢复模式;喀斯特峡谷石山坡地灌+草植被恢复模式、乔+灌植被恢复模式、乔+灌+草植被恢复模式等7个植被恢复模式建设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特点,适宜在重庆石漠化地区推广。   五、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造林直接成本进行了分析,可以为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六、在巫山县建设了试验示范基地350亩,治理效果明显,可作为重庆喀斯特峡谷重度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示范。

联系人: 林业研究所 成果登记日期: 09-1-18
联系人email: jw1@foxamil.com 单位代码: 95000273
邮政编码222: 400036 联系人电话: 023-65504520
单位传真: 02365504530 单位通讯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店子106#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023-65501232;65504530
转让收入(万元): 7 单位属性: 独立科研机构
合作完成单位: 重庆市巫山县林业局 已转让企业数(个): 1
成果发布年份: 2009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蒋宣斌;田艳;王轶浩;陈丽洁;徐远贵;张正文;周小舟;何邦亮 资源采集日期: 10-3-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