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陡坡绿化;乔木;种植技术;园林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GK180405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8-10-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粤建鉴字[2015]259号 | 评价单位: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
评价日期: | 2015.12.15 | 评价证书号: | 粤建鉴字[2015]259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我国属于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到70%,因此,就产生了大面积的坡面。并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政府加大投资,兴建土木,修路搭桥,就必然会形成很多开挖的、回填的裸露人工边坡。这些人工边坡可能存在如滑坡、泥石流等的安全隐患,还可能会带来如水土流失、局部小气候恶化及生物链破坏等的环境问题。如果不对这些边坡进行及时防护,势必会影响到交通的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传统的护坡方法大致有:浆砌片石护坡、三合土灰浆抹面护坡、锚杆喷浆护坡、支挡防护式护坡、挡土墙护坡等。这些传统护坡方式虽然能加固人工边坡、对边坡的稳定发挥很大的作用F 但城市边坡的治理不仅只限于一般边坡的稳定性要求,更重要的还需要考虑城市绿化、景观与人们生活舒适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植被护坡己成为城市道路边坡处置工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陡坡区别于微坡(小于5°)、较缓坡( 5°~8°)、缓坡( 8~15° )、较陡坡(15°~25°)、急陵坡(大于35°),是指坡度介乎于25°到35°之间的一种坡地地形。由于陡坡地形长期经受雨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层保水保肥能力较差,难以提供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其种植施工较之普通的平地、微坡和缓坡而言难度较高。目前国内外针对公路用地的边坡绿化施工技术研究及其技术规范研究已获得足够的重视。如日本有《坡面保护工程一一设计·施工指南》、北京的地方标准《DBllT_ll 12-2014一高速公路边坡绿化设计、施工及养护技术规|范》等,但针对园林陡坡<坡度介于25°~35° )植物绿化技术可借鉴的精细化边坡绿化种植方面的设计施工及管理规范较少,目前在陡坡的施工技术方面,仍存在以下不足:(1)绿化形式单一,即时景观效果较差。(2)土壤条件差,植物生长状况不佳。(3)受到地形影响,植株易倒伏,增加养护管理成本。因此,为有效利用城市周边有限的土地,提高茵木种植成活率,增加即时性景观效果,提高陡坡植物绿化的可持续性,建成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兼具的园林生活区,有必要对园林陡坡植物绿化种植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本项目属于节能环保园林绿化技术领域。 本研究通过对陡坡园林种植土壤的改良、科学合理地选择适用于园林陡坡的绿化植物,规范化陡坡植物种植与加固的施工技术,在达到坡面稳定性的同时,改善绿化植物的生长状况,增加植物景观的观赏性与可持续性,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要求。 3、关键技术 本项目的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包括: (1)总结了适用于园林陡坡的绿化植物选择原则和筛选出12 种适用于华南地区陡坡绿化的乔木树种。 (2)研制出适用于陡坡贫瘤土壤的种植土的土壤改良栽培基质和肥料产品,获得发明专利两项,包括含有高活性抗菌肤的园林苗木栽培用基质及其制备与应用(专利号ZL 201110220290. 7 )和适用于园林绿化苗木的有机无机长效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号ZL 201110220288.X )。 (3)总结了适用于园林陡坡的植物种植技术。 ①苗木重心控制技术z 要适当增大栽植植物种的移植土球直径为树干直径的8~10 倍(常规为6~8 倍>时,增强乔木移植后的抗倒伏能力;在不影响景观效果的条件下,主要通过对生长速度较快的乔木对冠幅进行透风性修剪。 ②控制种植穴的规格尺寸:除符合设计要求外, 种植穴的直径应控制在100 cm 以内,深度控制在100 cm 以内,且至少应比土球直径大20cm ,树穴上下大小基本一致,按种植技术要求回填种植土和基肥,种植后的穴口应大小应一致。 ③加固与支撑z 种植穴在下围打木桩(见图8 和图9 ),从而达到保持水分,防止表土冲刷。同时起到加固苗木的作用;种植乔木/小灌木时应做好苗木支撑物固定等工作,技术获实用新型专利1 项(一种防倒伏育苗支撑体系,专利号20142052966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