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生物技术 » 农业生物技术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保护及可持续经营技术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经营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技术成熟度: 成熟应用阶段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新技术
成果登记号: 20100061 资源采集日期: 10-10-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 技术水平: 国际先进
评价证书号: 辽科鉴字[2009]295号 评价单位: 辽宁省科技厅
评价日期: 2009.12.25 评价证书号: 辽科鉴字[2009]295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限国内转让 推广形式: 合作开发
已转让企业数(个): 3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梁先生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3865324/18977114118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1.任务来源: 本项研究课题是由省科学技术厅2001年下达的省级重点研究项目,编号为2001207002。 2.应用领域及技术原理: 本项技术适用于辽宁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经营及吉林、黑龙江等部分林区的天然次生林(派生林、过伐林、次生林)的经营。本项研究通过对区域内天然次生林资源典型调查,分析现有天然次生林低产、低质、低效成因,提出不同林分类型、林种的类型特征;通过对现有天然次生林林分结构类型的数量分类,探讨不同类型林分结构及生长发育特点,为不同类型林分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天然次生林林冠下主要人工更新针叶树、天然更新阔叶幼树光需求的定位试验研究,以及低产、低质、低效次生林择伐改造林下引进经济植物在不同光环境下的生长分析,为培育高效、多功能、结构优化的天然次生林提供理论依据和示范样板;以森林分类经营为基础,以可持续经营理念为指导,提出现有天然次生林经营类型划分原则,具体标准和指标体系。根据现有天然次生林树种组成类型、林分密度、立地条件、龄级结构等特征,制定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可持续经营培育目标,为保护、培育和利用好现有的天然次生林资源,采取科学合理的集约经营提供参考。 3.性能指标: 本项技术经过30多年的定位试验和大量区域性典型调查研究,针对区域内天然次生林特点和经营现状,提出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保护及可持续经营技术。 (1)通过天然次生林林冠下主要人工更新针叶树、天然更新阔叶幼树及部分经济植物的光需求研究,分析其光合特性、生理反应、形态特征、生长与光环境的关系等,为阔叶红松林恢复、林地经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按其林分功能类型,把具有相似优势树种组成、生境条件、更新趋向、经营水平的地段划分为一个经营类型,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共划分出更新(利用)采伐型、抚育间伐型、林分改造型、高效经营型、封育型和封禁型等6种经营类型,13种经营措施,并给出具体划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 (3)根据辽东山区现有天然次生林树种组成类型、林分密度、立地条件、龄级结构等特征,制定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可持续经营目标培育检索表。 (4)系统地提出了低产、低质、低效次生林改造及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改造方法;幼林抚育方法;透光抚育时间;适宜针阔比例;上层抚育时间、方法、季节;抚育间伐间隔期等技术指标。 (5)提出了天然次生林恢复目标、途径和主要技术措施。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天然次生林是在各种次生裸地上经次生演替所形成的天然次生群落。天然次生林的形成因素决定了其在世界各地的普遍存在。林业先进国家对于天然次生林经营管理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如美国森林的多目标利用,德国提出人工林的回归自然经营,法国的次生林经营与改造技术,日本的流域森林经营,加拿大和美国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等。通过采取集约经营措施,以不断提高林木的产量和质量,尤其对次生林抚育及低产林改造方面,日本、南斯拉夫、匈牙利、美国等把改造低产林、扩大森林蓄积,提高木材产量,强化森林生态功能作为主要经营目标,从森林可持续经营出发,促进了现有林经营技术的发展。我国在天然次生林经营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对天然次生林的改造主要有皆伐改造、抚育和择伐林冠下更新以红松为主的针叶树等方法。但这些研究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性研究,使这些研究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盲目性和难操作性。本项研究以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分类经营为指导,结合辽东山区现有天然次生特点和经营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完善天然次生林经营管理技术,提高天然次生林质量和经营效益。对促进阔叶红松林恢复,维持次生林生态系统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免自然灾害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对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稳定生态系统和利用天然次生林环境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5.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 ①天然次生林林冠下主要人工更新针叶树、天然更新阔叶幼树的光合特性、生理反应、形态特征、幼树生长与光环境的关系,以及天然次生林择伐改造后形成不同光照区,林下引进经济植物生长分析; ②天然次生林林经营类型划分标准和指标体系及目标培育; ③天然次生林恢复目标、途径及主要技术措施。 6.作用意义: 该项技术是根据辽东山区现有天然次生林特点,经过30多年的定位试验与调查研究,采取总结过去、反应现在、指导未来的总体思路,提出的一套行之有效天然次生林保护及可持续经营技术。辽东山区现有天然次生林179万公顷,占现有林地面积的68%。是辽宁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兼用材林资源,在维系区域内生态环境和林产品的可持续供应方面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这些森林资源即是中部城市群和辽河平原的绿色屏障和重要水源基地,又是保护本区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资源。但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了大面积的低质低产低效林分,造成次生林生态系统的衰退,森林的功能和效益削弱,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通过本项技术推广对辽东山区乃至东北地区保育好现有天然次生林资源,维护和促进次生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促使其向阔叶红松林发育,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实现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目前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森林资源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生态功能日益完善,林业效益显著提高,林农收入明显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成果名称: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保护及可持续经营技术 关键词: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经营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一级分类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
二级分类名称: / 三级分类名称: /
研究起止时间: 2001.01 至2010.01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新技术
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技术成熟度: 成熟应用阶段 技术水平: 国际先进
研究形式: 与院校、所合作 学科分类1: 220.10
单位名称: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 学科分类2: /
中图分类号1: S718.5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农业
中图分类号2: / 课题来源: 其他
应用行业: 农、林、牧、渔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 课题立项编号: /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59 评价单位: 辽宁省科技厅
评价形式: 鉴定 应用状态: 稳定应用
评价日期: 2009.12.25 转让范围: 限国内转让
评价证书号: 辽科鉴字[2009]295号 推荐单位: 辽宁省林业厅
推广形式: 合作开发 成果登记号: 20100061
成果简介:

1.任务来源: 本项研究课题是由省科学技术厅2001年下达的省级重点研究项目,编号为2001207002。 2.应用领域及技术原理: 本项技术适用于辽宁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经营及吉林、黑龙江等部分林区的天然次生林(派生林、过伐林、次生林)的经营。本项研究通过对区域内天然次生林资源典型调查,分析现有天然次生林低产、低质、低效成因,提出不同林分类型、林种的类型特征;通过对现有天然次生林林分结构类型的数量分类,探讨不同类型林分结构及生长发育特点,为不同类型林分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天然次生林林冠下主要人工更新针叶树、天然更新阔叶幼树光需求的定位试验研究,以及低产、低质、低效次生林择伐改造林下引进经济植物在不同光环境下的生长分析,为培育高效、多功能、结构优化的天然次生林提供理论依据和示范样板;以森林分类经营为基础,以可持续经营理念为指导,提出现有天然次生林经营类型划分原则,具体标准和指标体系。根据现有天然次生林树种组成类型、林分密度、立地条件、龄级结构等特征,制定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可持续经营培育目标,为保护、培育和利用好现有的天然次生林资源,采取科学合理的集约经营提供参考。 3.性能指标: 本项技术经过30多年的定位试验和大量区域性典型调查研究,针对区域内天然次生林特点和经营现状,提出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保护及可持续经营技术。 (1)通过天然次生林林冠下主要人工更新针叶树、天然更新阔叶幼树及部分经济植物的光需求研究,分析其光合特性、生理反应、形态特征、生长与光环境的关系等,为阔叶红松林恢复、林地经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按其林分功能类型,把具有相似优势树种组成、生境条件、更新趋向、经营水平的地段划分为一个经营类型,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共划分出更新(利用)采伐型、抚育间伐型、林分改造型、高效经营型、封育型和封禁型等6种经营类型,13种经营措施,并给出具体划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 (3)根据辽东山区现有天然次生林树种组成类型、林分密度、立地条件、龄级结构等特征,制定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可持续经营目标培育检索表。 (4)系统地提出了低产、低质、低效次生林改造及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改造方法;幼林抚育方法;透光抚育时间;适宜针阔比例;上层抚育时间、方法、季节;抚育间伐间隔期等技术指标。 (5)提出了天然次生林恢复目标、途径和主要技术措施。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天然次生林是在各种次生裸地上经次生演替所形成的天然次生群落。天然次生林的形成因素决定了其在世界各地的普遍存在。林业先进国家对于天然次生林经营管理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如美国森林的多目标利用,德国提出人工林的回归自然经营,法国的次生林经营与改造技术,日本的流域森林经营,加拿大和美国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等。通过采取集约经营措施,以不断提高林木的产量和质量,尤其对次生林抚育及低产林改造方面,日本、南斯拉夫、匈牙利、美国等把改造低产林、扩大森林蓄积,提高木材产量,强化森林生态功能作为主要经营目标,从森林可持续经营出发,促进了现有林经营技术的发展。我国在天然次生林经营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对天然次生林的改造主要有皆伐改造、抚育和择伐林冠下更新以红松为主的针叶树等方法。但这些研究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性研究,使这些研究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盲目性和难操作性。本项研究以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分类经营为指导,结合辽东山区现有天然次生特点和经营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完善天然次生林经营管理技术,提高天然次生林质量和经营效益。对促进阔叶红松林恢复,维持次生林生态系统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免自然灾害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对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稳定生态系统和利用天然次生林环境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5.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 ①天然次生林林冠下主要人工更新针叶树、天然更新阔叶幼树的光合特性、生理反应、形态特征、幼树生长与光环境的关系,以及天然次生林择伐改造后形成不同光照区,林下引进经济植物生长分析; ②天然次生林林经营类型划分标准和指标体系及目标培育; ③天然次生林恢复目标、途径及主要技术措施。 6.作用意义: 该项技术是根据辽东山区现有天然次生林特点,经过30多年的定位试验与调查研究,采取总结过去、反应现在、指导未来的总体思路,提出的一套行之有效天然次生林保护及可持续经营技术。辽东山区现有天然次生林179万公顷,占现有林地面积的68%。是辽宁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兼用材林资源,在维系区域内生态环境和林产品的可持续供应方面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这些森林资源即是中部城市群和辽河平原的绿色屏障和重要水源基地,又是保护本区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资源。但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了大面积的低质低产低效林分,造成次生林生态系统的衰退,森林的功能和效益削弱,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通过本项技术推广对辽东山区乃至东北地区保育好现有天然次生林资源,维护和促进次生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促使其向阔叶红松林发育,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实现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目前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森林资源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生态功能日益完善,林业效益显著提高,林农收入明显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联系人: 科技室 成果登记日期: 10-1-18
联系人email: hwl8445@126.com 单位代码: 92100806
邮政编码222: 118002 联系人电话: 0415-6161674-809
单位传真: 04156164366 单位通讯地址: 丹东市振兴区红房二委18号
单位所在省市: 辽宁省 单位电话: 0415-6161096;6163647;6161674-804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独立科研机构
合作完成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桓仁县林业局;本溪县林业局 已转让企业数(个): 3
成果发布年份: 2010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谭学仁;胡万良;张放;孔祥文;丁磊;金鑫;张明宏;于风林;徐庆祥;丁国泉;汤宝山;殷鸣放;王成祥;王辉;王忠利;张景根 资源采集日期: 10-10-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