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生物技术 » 农业生物技术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供电可持续培训机制的建议报告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可持续培训机制;农村电气化;可再生能源;供电
成果类别: 软科学 技术成熟度: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著作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成果登记号: / 资源采集日期: 07-12-30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技术水平: 国内领先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
评价日期: /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梁先生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3865324/18977114118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国家“十一·五”及“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供电,以此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今后15年,“解决无电人口的供电问题,改善农村生活用能条件”被列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首要重大任务。农村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供电将很快成为巨大的产业。   迄今,我国通过各类外援和国内投资项目已经为大约35万户边远地区的农牧民安装了光伏、风力或风光互补系统;特别是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的“送电到乡工程”是近期全球最大的离网可再生能源供电工程,引起全世界瞩目。目前看来,用户反馈的主要问题是售后服务的问题,而售后服务的关键是培养出当地的合格维护修理人员。尽管“送电到乡”工程十分重视当地机手的培训,规定了持证上岗的制度,通过德国技术援助(GTZ)项目为各项目省(区)培训出140多名培训教师,一些省也培训了相当数量的当地农牧民做机手,但由于至今“送电到乡”工程项目业主没有确定,机手工资待遇没有解决,导致相当多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已经流失,建成的电站大多处于没有规范管护的状态,电站的可持续运转面临严重挑战。因此必须抓紧解决机手流失和在岗培训的问题,保证已经建成的系统不出大问题。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供电,以此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利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将解决200万户,预测投资500亿元,“十二·五”期间再解决200万户,预测投资400亿元。因此农村可再生能源供电将成为一个新兴的巨大产业,根据测算,2010年农村离网光伏发电和离网风力发电从业人数将达到3万人,2015年,将达到14万人;2020年,将达到22万人。不抓紧尽快建立“可持续培训机制”就不可能满足这个产业的建立和发展的需求。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时间表,2006年“送电到村”项目即将启动,随着新项目的启动,将需要一大批基层服务人员进入岗位,培训工作必须走在前面,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由于化石能源步入枯竭,可再生能源将在今后的30~50年逐步成长为电力替代能源,拥有丰富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我国西部农牧区,将必然成为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布式电源应用的先行地区。建立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可持续培训机制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应对目前的项目,这个机制的建立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供电的人才培养问题。

成果名称: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供电可持续培训机制的建议报告 关键词: 可持续培训机制;农村电气化;可再生能源;供电
成果类别: 软科学 一级分类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
二级分类名称: / 三级分类名称: /
研究起止时间: 2005.01 至2006.12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成果属性: /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著作
技术成熟度: / 技术水平: 国内领先
研究形式: 与国外合作 学科分类1: 210.70
单位名称: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学科分类2: /
中图分类号1: S216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
中图分类号2: / 课题来源: 国际合作
应用行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 课题立项编号: /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30 评价单位: /
评价形式: 结题 应用状态: /
评价日期: / 转让范围: /
评价证书号: / 推荐单位: /
推广形式: / 成果登记号: /
成果简介:

  国家“十一·五”及“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供电,以此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今后15年,“解决无电人口的供电问题,改善农村生活用能条件”被列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首要重大任务。农村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供电将很快成为巨大的产业。   迄今,我国通过各类外援和国内投资项目已经为大约35万户边远地区的农牧民安装了光伏、风力或风光互补系统;特别是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的“送电到乡工程”是近期全球最大的离网可再生能源供电工程,引起全世界瞩目。目前看来,用户反馈的主要问题是售后服务的问题,而售后服务的关键是培养出当地的合格维护修理人员。尽管“送电到乡”工程十分重视当地机手的培训,规定了持证上岗的制度,通过德国技术援助(GTZ)项目为各项目省(区)培训出140多名培训教师,一些省也培训了相当数量的当地农牧民做机手,但由于至今“送电到乡”工程项目业主没有确定,机手工资待遇没有解决,导致相当多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已经流失,建成的电站大多处于没有规范管护的状态,电站的可持续运转面临严重挑战。因此必须抓紧解决机手流失和在岗培训的问题,保证已经建成的系统不出大问题。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供电,以此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利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将解决200万户,预测投资500亿元,“十二·五”期间再解决200万户,预测投资400亿元。因此农村可再生能源供电将成为一个新兴的巨大产业,根据测算,2010年农村离网光伏发电和离网风力发电从业人数将达到3万人,2015年,将达到14万人;2020年,将达到22万人。不抓紧尽快建立“可持续培训机制”就不可能满足这个产业的建立和发展的需求。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时间表,2006年“送电到村”项目即将启动,随着新项目的启动,将需要一大批基层服务人员进入岗位,培训工作必须走在前面,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由于化石能源步入枯竭,可再生能源将在今后的30~50年逐步成长为电力替代能源,拥有丰富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我国西部农牧区,将必然成为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布式电源应用的先行地区。建立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可持续培训机制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应对目前的项目,这个机制的建立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供电的人才培养问题。

联系人: 科技处 成果登记日期: 07-12-10
联系人email: dst@mail.iee.ac.cn 单位代码: 91100250
邮政编码222: 100080 联系人电话: 010-62551665
单位传真: 010-62560904 单位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六号
单位所在省市: 北京市 单位电话: 010-62551665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独立科研机构
合作完成单位: /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07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马胜红;李斌;陈东兵;张亚彬;熊燕;尹环英 资源采集日期: 07-12-30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