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鲟鱼;miRNA;性别调控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粤科成登2字20180346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 |||
评价日期: | 2018.08.20 |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本课题于2015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由申请项目资助,对MicroRNA在史氏鲟脑和性腺中的时空表达规律及其对性腺发育的调控进行研究。性别发育是鱼类生活史中最重要的事件,鱼类性腺发育和分化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的调控。鲟鱼起源于泥盆纪(距今4.5-3.5亿年),是软骨硬鳞下纲中现存的唯一一个目,素有“活化石”之称。近年来,鲟鱼养殖和鱼籽酱生产作为新兴产业,在国内发展迅速。已有研究表明鲟鱼均为雌雄异体,且为遗传性别决定模式,但鲟鱼性别调控的具体分子机制仍未清楚。相关研究发现鲟鱼中存在性腺发育异常或停滞现象,尤其雌性畸形率较高,严重影响了鲟鱼养殖业和鱼籽酱生产的发展。 本项目以鲟鱼脑组织和性腺为切入点,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筛选和鉴定与鲟鱼性腺发育相关的microRNA,发现481个microRNA在不同鱼类之间具有保守性,进一步利用芯片和qRT-PCR筛选了鲟鱼性别差异表达的microRNA,预测并验证了部分鲟鱼性别差异表达的microRNA靶基因,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不仅为揭示鲟鱼性别调控机理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还将为鲟鱼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指导。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