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生物技术 » 农业生物技术

近海镉和菲污染对海水青鳉仔鱼影响的分子机制、监测与修复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青鳉;仔鱼;污染;海水;修复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201815789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广西大学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评价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评价日期: 2018.04.08 评价证书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随着我国、广西工业的迅速发展、经济迅猛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和交通需求快速增长,工厂扩建和生产增加,机动车大增,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排放入水体汇于北部湾的生态环境污染物越来越多。其中重金属(Cd、Hg、Pb、Cr、Cu、Zn、As等)和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如菲、芘、萘、蒽)和多氯联苯(如PCB153)等】对水体环境的污染是目前最受关注的。这些污染物严重影响敏感的水生生物,进而严重威胁人和其他动物的健康。例如重金属镉(Cd)是水生动物非必需但高致毒元素,具有亲脂强、易富集和难降解的特性,不仅能引起动物肾、肝、睾丸损伤,肺水肿和骨软化,而且与肾、肺、前列腺的癌变等相关。多环芳烃(PAHs)是水体环境中广泛分布的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能使生物体突变、致畸、致癌等。这些污染物具有难被降解,却极易被水生动物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危害其他动物及人。因此,研究、监测和控制水体污染物、修复与保护水体生态环境,不但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本项目用交叉学科,从基因、分子和整体水平,多层次研究重金属(Cd)、PAHs和PCB153对新发展的海水模式生物—海水青鳉的影响、分子机制及敏感分子生物标志物,监测北部湾重金属(Cd)、PAHs和PCB污染的状况。研究发现,重金属(Cd)、PAHs和PCB污染显著降低(P<0.05)海水青鳉仔鱼的存活率(SR)、增重率(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提高(P<0.05)仔鱼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7-乙氧基异吩哇酮脱乙基酶(EROD)和金属硫蛋白(MT)活性;显著抑制仔鱼的SHH(在脊椎和物脊椎动物具有广泛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分子)基因相对表达量。研究发现,上述大分子对研究的污染物敏感,且在一定范围内与浓度相关,表现为正相关或负相关,可用来作为分子生物标志物,监测、预警北部湾的重金属(Cd)、PAHs和PCB的污染程度和危害程度。 本研究是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成果既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又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控制和消除水体污染物、修复与保护水体生态环境、保护水生动物和发展可持续的健康生态水产养殖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成果名称: 近海镉和菲污染对海水青鳉仔鱼影响的分子机制、监测与修复 关键词: 青鳉;仔鱼;污染;海水;修复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
二级分类名称: 水产养殖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2014.06 至2017.05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广西大学 学科分类2: 610.30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X503.225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2014GXNSFAA118286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5.00 评价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2018.04.08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推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201815789
成果简介:   随着我国、广西工业的迅速发展、经济迅猛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和交通需求快速增长,工厂扩建和生产增加,机动车大增,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排放入水体汇于北部湾的生态环境污染物越来越多。其中重金属(Cd、Hg、Pb、Cr、Cu、Zn、As等)和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如菲、芘、萘、蒽)和多氯联苯(如PCB153)等】对水体环境的污染是目前最受关注的。这些污染物严重影响敏感的水生生物,进而严重威胁人和其他动物的健康。例如重金属镉(Cd)是水生动物非必需但高致毒元素,具有亲脂强、易富集和难降解的特性,不仅能引起动物肾、肝、睾丸损伤,肺水肿和骨软化,而且与肾、肺、前列腺的癌变等相关。多环芳烃(PAHs)是水体环境中广泛分布的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能使生物体突变、致畸、致癌等。这些污染物具有难被降解,却极易被水生动物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危害其他动物及人。因此,研究、监测和控制水体污染物、修复与保护水体生态环境,不但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本项目用交叉学科,从基因、分子和整体水平,多层次研究重金属(Cd)、PAHs和PCB153对新发展的海水模式生物—海水青鳉的影响、分子机制及敏感分子生物标志物,监测北部湾重金属(Cd)、PAHs和PCB污染的状况。研究发现,重金属(Cd)、PAHs和PCB污染显著降低(P<0.05)海水青鳉仔鱼的存活率(SR)、增重率(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提高(P<0.05)仔鱼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7-乙氧基异吩哇酮脱乙基酶(EROD)和金属硫蛋白(MT)活性;显著抑制仔鱼的SHH(在脊椎和物脊椎动物具有广泛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分子)基因相对表达量。研究发现,上述大分子对研究的污染物敏感,且在一定范围内与浓度相关,表现为正相关或负相关,可用来作为分子生物标志物,监测、预警北部湾的重金属(Cd)、PAHs和PCB的污染程度和危害程度。 本研究是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成果既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又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控制和消除水体污染物、修复与保护水体生态环境、保护水生动物和发展可持续的健康生态水产养殖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联系人: 韦汉西 成果登记日期: 2018-10-29
联系人email: 单位代码: 94500003
邮政编码222: 530004 联系人电话: 0771-3272191
单位传真: 0771-3234977 单位通讯地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城北区大学路100号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0771-3236624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8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丁兆坤;许友卿;黄金华;郑一民;李伟峰;张仁珍;王福平;王宏雷;梅婕;高巍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