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鲤鱼;糖代谢;基因表达;蛋白组学;调控机理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津20182049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3-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天津农学院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14JCQNJC15100/180751 | 评价单位: |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 ||
评价日期: | 2018.05.21 | 评价证书号: | 14JCQNJC15100/180751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1、课题来源与背景; 饲料中蛋白质除用于生长、机体修复等外,还作为能量被鱼消耗。以经济易得的糖类替代作为能量消耗的蛋白质成为研究降低饲料蛋白质用量首选。鱼类对糖类的利用率低,其糖代谢机制、利用等尚处起步阶段,但已成为当今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研究鱼类对饲料中糖类的利用特点和机制,为降低成本及渔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技术原理及性能; 本项目以鲤鱼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饲料中不同糖源及糖水平对鲤鱼生长、血液学指标及糖代谢、蛋白质代谢相关的酶活力及酶的基因表达情况,并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筛选、鉴定组织中差异蛋白质,查明鲤鱼对糖的利用机理,并为实际饲料中降低饲料蛋白的使用量提供理论依据。 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项目从细胞代谢水平及蛋白质表达揭示鲤鱼对饲料中糖的利用特点,通过观测糖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及与糖代谢密切相关的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中脂肪酸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力和基因表达,并且通过筛选、鉴定差异蛋白质,阐明了鲤鱼糖代谢的机制,并为鲤鱼饲料中糖替代蛋白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4、 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项目通过生理生化指标和肝胰脏差异蛋白结果发现,饲料中的糖主要用于糖酵解,为机体提供能量,转化为脂肪,沉积在鱼体,转化成白肌蛋白,促进鱼体生长;还能提高鱼体的吞噬作用,但对鱼体的肝胰脏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后期的应用结果发现,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可节约饲料中的蛋白质,并未对鱼体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该技术还处于小试阶段,目前可应用与杂食性鱼类饲料中,但具体的应用方法还要根据具体的养殖对象来进行调节。 5、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依据本项目研究结果及后期的中央财政项目支持开发研制出高糖低氮环保饲料,发现鲤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糖可节约部分蛋白质,该低氮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较同类产品降低6-9%,鱼的生长速度提高5%,向水环境中释放的氮减少10%。存在问题:饲料的生产过程中糖的粘性增加了生产耗能,降低了生产效率,加工工艺需要进一步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