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鲍;血蓝蛋白;病原感染;响应机制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GK180510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8-10-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穗科验字[2018]第0363号 | 评价单位: | 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
评价日期: | 2018.04.11 | 评价证书号: | 穗科验字[2018]第0363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1、构建了首个杂色鲍Fosmid全基因组文库,从中成功获得了杂色鲍血蓝蛋白2个亚型基因的全长序列(Hc1和Hc2-1),此外还获得了另外1个亚型基因Hc2-2的基因全长序列。 2、从核酸水平确定了Hc的组织表达部位及表达量;发现Hc对不同病原具有特定的响应模式。 3、成功获得了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杂色鲍血蓝蛋白多克隆抗血清。从蛋白水平确定了Hc的组织分布部位;利用双向电泳方法首次证明在鲍体内存在丰富的Hc断裂肽段,提出Hc可能优先在abcdef亚基和gh亚基连接处断裂,然后再由断裂端向两头分别降解的观点。 4、特定病原感染可以降低血淋巴中Hc的含量或促进Hc断裂;但Hc断裂肽段可能多以整体形式存在,一维电泳并未发现对病原感染有特殊表达响应的功能肽段。 5、运用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解析了杂色鲍血蓝蛋白4.5 ?的空间结构;此外还比较了AbSV病毒感染前后的血蓝蛋白6.8 ?的空间结构变化。 6、使用酵母和昆虫表达系统对Hc全长基因和亚基片段进行了体外表达实验,获得了一段有抑菌活性的功能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