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斑节对虾;卵巢发育;RNAi技术;人工催熟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粤科成登2字20180024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8-10-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
评价日期: | 2017.05.31 |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RNA干扰技术在斑节对虾卵巢发育中的研究与应用》于2015年5月批准立项,并与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签订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项目编号为:2014A020208039;项目的起止年限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按照项目计划进度,我们系统的开展了斑节对虾卵巢发育不同时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并对眼柄切除前后斑节对虾血淋巴蛋白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此外,我们还通过体外合成性腺相关基因的双链RNA靶向沉默这些基因,对沉默后斑节对虾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我们开展了斑节对虾卵巢发育不同时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卵巢(II、III、IV期)进行差异蛋白质组研究,结果显示在卵巢发育Ⅱ、Ⅲ、Ⅳ期,分别获得了4147、4125、3972个蛋白点,从中筛选得到了18个表达量差异2倍及以上的蛋白点,并通过质谱检测成功鉴定出12种蛋白:其中上调蛋白有P53蛋白、MAT1蛋白、cyclin G2蛋白、卵黄蛋白原、β-肌动蛋白,表达下调的蛋白有血蓝蛋白、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PmP5CDh)、原肌球蛋白、前列腺素还原酶1、白介素结合增强因子3同系物 x4亚型、肌动蛋白1、内质网蛋白57、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mGST)、β-微管蛋白、延长因子1-α; (2)我们从中选取了PmP5CDh和PmGST两个与卵巢发育密切相关的基因进行克隆,并进行了功能分析,结果表明mP5CDh和PmGST在卵巢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我们成功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对眼柄切除前后对斑节对虾血淋巴组织的蛋白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筛选出235个与眼柄切除密切相关的表达差异蛋白。通过对这些差异蛋白注释分析,我们发现眼柄切除能诱导斑节对虾免疫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并从差异表达蛋白中筛选泛素结合酶(Ubc)、泛醌蛋白 (Ubiquilin)和泛素羧基末端酯酶L3(UCH-L3)进行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进而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进一步验证; (4)在RNA干扰诱导斑节对虾卵巢发育研究中,我们将体外合成性腺发育相关基因的双链RNA注射到亲虾体内靶向沉默这些基因,并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及性腺指数测定等实验,我们发现经方法处理的亲虾与未处理组亲虾相比,可以促进斑节对虾卵巢的进一步发育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