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生物技术 » 海洋生物科学

天津港港区海洋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港区;海洋生境;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监测遥感技术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技术成熟度: 中期阶段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新技术
成果登记号: 津20120918 资源采集日期: 2012-07-20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技术水平: 国际先进
评价证书号: 津科成鉴字丁[2012]016 评价单位: 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
评价日期: 2012.03.23 评价证书号: 津科成鉴字丁[2012]016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允许出口 推广形式: 技术服务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天津港港区海洋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为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下发的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港口建设关键技术专项研究课题。研究项目综合应用生态学原理、文献综述与现场调查方法、遥感技术、示范工程案例研究等手段对天津港港区海域进行了全面、具体而详尽的研究。项目进行期间较好的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21篇,其中7篇被SCI、EI或ISTP检索(合同规定发表论文8-10篇,其中EI或SCI收录4篇),培养硕博士生共6名。项目以天津港为研究区域系统研究港区海域生境退化的过程和机制;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两个层面的港口海域污染源控制方法,为控制区域污染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明确了天津港生境修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原理,研发了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港口海洋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本项目筛选出适宜研究区海域生活的先锋物种,选择天津港东疆港区为示范工程进行项目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为港区海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和示范。研究项目在理论和技术上均有所创新:首次系统探讨天津港港区海洋生境退化的过程和机制;首次系统提出天津港海域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体系;创造性的将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结合,提出港口海域污染源控制方法与途径;此外,在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港区海域生态监测技术方面也有所创新,在国内外同类型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先进性。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天津港东疆港区东防波堤附近海域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中得到推广和实际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研究成果中的港口海域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体系、港口海域污染源控制方法与途径、海岸带植物修复技术、港口海域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等,将为港口海域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参考依据。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初探》于2007年获得天津市第八届环保科技优秀论文奖。

成果名称: 天津港港区海洋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关键词: 港区;海洋生境;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监测遥感技术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一级分类名称: 海洋生物科学
二级分类名称: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2007.04 至2011.11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新技术
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中期阶段 技术水平: 国际先进
研究形式: 与院校、所合作 学科分类1: 国家标准GB 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
单位名称: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学科分类2:
中图分类号1: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2: 课题来源: 地方计划
应用行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07ZCKFSF02000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150.00 评价单位: 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
评价形式: 鉴定 应用状态: 稳定应用
评价日期: 2012.03.23 转让范围: 允许出口
评价证书号: 津科成鉴字丁[2012]016 推荐单位: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推广形式: 技术服务 成果登记号: 津20120918
成果简介:

  《天津港港区海洋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为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下发的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港口建设关键技术专项研究课题。研究项目综合应用生态学原理、文献综述与现场调查方法、遥感技术、示范工程案例研究等手段对天津港港区海域进行了全面、具体而详尽的研究。项目进行期间较好的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21篇,其中7篇被SCI、EI或ISTP检索(合同规定发表论文8-10篇,其中EI或SCI收录4篇),培养硕博士生共6名。项目以天津港为研究区域系统研究港区海域生境退化的过程和机制;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两个层面的港口海域污染源控制方法,为控制区域污染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明确了天津港生境修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原理,研发了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港口海洋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本项目筛选出适宜研究区海域生活的先锋物种,选择天津港东疆港区为示范工程进行项目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为港区海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和示范。研究项目在理论和技术上均有所创新:首次系统探讨天津港港区海洋生境退化的过程和机制;首次系统提出天津港海域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体系;创造性的将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结合,提出港口海域污染源控制方法与途径;此外,在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港区海域生态监测技术方面也有所创新,在国内外同类型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先进性。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天津港东疆港区东防波堤附近海域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中得到推广和实际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研究成果中的港口海域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体系、港口海域污染源控制方法与途径、海岸带植物修复技术、港口海域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等,将为港口海域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参考依据。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初探》于2007年获得天津市第八届环保科技优秀论文奖。

联系人: 张光玉 成果登记日期: 2012-04-16
联系人email: tkshbs@163.com 单位代码: 91200023
邮政编码222: 300456 联系人电话: 022-59812345-245
单位传真: 022-59812385 单位通讯地址: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新港二号路2618号
单位所在省市: 天津市 单位电话: 022-59812345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独立科研机构
合作完成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2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张光玉;刘宪斌;李欣;马春;赵兴贵;李秀梅;李广楼;田胜艳;刘占广;刘欣 资源采集日期: 2012-07-20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