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生物技术 » 海洋生物科学

金沙江放牧鱼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金沙江;放牧鱼;浮游生物资源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1052017Y0003 资源采集日期: 2018-03-20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水富金土地农业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2017YD377 评价单位: 昭通市科学技术局
评价日期: 2017.09.05 评价证书号: 2017YD377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   金沙江向家坝电站已于2012年10月10日开始蓄水发电,金沙江向家坝电站库区蓄水后,正常蓄水位380米,死水位370米,导致电站库区的水土资源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上游将形成14.5万亩左右的水库水域,水面变宽,水深加大,流速减缓使水质变肥,适合开展网箱养殖。而且库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有利于鱼类的生长,渔业利用的潜力巨大。   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发电初期,14.5万亩水域面积内大量被淹没的各类物质,以及广袤的集雨面积内的营养物质均进入水库,加之水库蓄水后,流速减缓,水交换减慢,水体存在环境因子变化的潜在风险。   鱼类作为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因子,在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金沙江开阔水域发展库湾不投饵网箱养殖,可以利用水中丰富的浮游生物资源,使之转化为动物性食品,因此渔业生产通过水库生态系统,将营养物质转化成水产品,通过人们对水产品的利用,可以减轻水体氮磷营养负荷。   向家坝电站蓄水时间较短,缺少渔业生产必要的关键数据。不投饵网箱是以水中天然饵料作为鱼类生长的食物,而食物的种类与丰歉决定着滤食性鱼类的生长情况,也决定着网箱中单位水体的鱼产力,因此,水体中饵料状况直接影响着网箱养殖的鱼类品种与投放数量;同时,作为我国西南高原地区的金沙江,水温偏低,我国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能否适合本地水温,尚不得而知,因此土著鱼类将成为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不同鱼类的室温范围有所不同,根据本地的水温及其变化情况确定合适的养殖品种将对养殖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向家坝水库蓄水时间较短,尚缺乏相关的基础数据,因此进行相关研究势在必然。   “金沙江‘放牧鱼’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以不投饵方式在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上游开阔水域进行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生产。对其中所涉及的养殖鱼类品种、鱼种投放时间与规格、鱼种投放数量等关键技术相关的环境因子(包括养殖水体饵料种类与数量、水温及其他水化学指标的周年变化情况等)进行调查,结合不同品种及规格的鱼类养殖试验,据以确定生产环节中的关键技术细节。   2、研究目的与意义   项目的目的与意义:   “金沙江‘放牧鱼’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以不投饵方式在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上游开阔水域进行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生产。对其中所涉及的养殖鱼类品种、鱼种投放时间与规格、鱼种投放数量等关键技术相关的环境因子(包括养殖水体饵料种类与数量、水温及其他水化学指标的周年变化情况等)进行调查,结合不同品种及规格的鱼类养殖试验,据以确定生产环节中的关键技术细节。   项目的实施: ①将确定金沙江“放牧鱼”的生产品种,以及单位网箱水体中鱼种的投放数量等,使放牧鱼的生产科学合理;   ②使“放牧鱼”的生产在实现合理经济效益的情况下,确保库区渔业生产对水质持久改良的功能;   ③项目的推广应用,将有效解决金沙江沿岸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江水的有机污染,实现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④通过技术培训与示范,将该项目的关键技术在广大移民的生产中实施,解决库区移民的后扶安置问题。   3、主要论点与论据   ①调查向家坝水库水体环境的理化因子,筛选合适的网箱养殖品种。   ②对库区鱼类天然饵料种类、数量进行调查,确定单位网箱水体鱼种投放规格及数量。   ③开展网箱养殖对比试验,最终确认不投饵网箱养殖鱼的种类、规格、数量,投放与上市时间。   ④归纳不投饵网箱养鱼操作技术流程,开展应用示范。   4、创见与创新   本项目的创新点为:   1. 开展了项目区水生物及环境指标调查。   2. 依据项目区环境特点,提出了不投饵网箱养鱼生产模式。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期内,生产黄颡鱼、江团、鳙鱼、中华倒刺鲃、岩原鲤等有机经济鱼类63吨,实现经济效益310万元,新增利润60万元。2017年,在扩大养殖规模和拓宽销售渠道基础上,经济效益将获得进一步提高。   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了目前国内先进水库不投饵网箱养殖基地,项目填补了我省在流动水体中不投饵网箱养殖鱼类的科技空白,生产优质商品鱼供应我省及周边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水产品的需要;通过技术培训,提高相关行业的生产力水平,通过示范和安置库区移民,增加了库区移民的就业渠道。   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本项目只有两年的实施期,而水库的生态变化因子太多,如水位的高低,上游水质变化都会极大地影响项目区的水环境指标,特别是饵料生物资源。由于水库面积大,蓄水时间较短,环境因子基础资料缺乏,相关资料也少,分析得不够深入。   6、历年获奖情况   2014年获得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16年获得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2016年获得昭通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成果名称: 金沙江放牧鱼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关键词: 金沙江;放牧鱼;浮游生物资源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海洋生物科学
二级分类名称: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2015.07 至2017.06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水富金土地农业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学科分类2: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2015XA17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327.00 评价单位: 昭通市科学技术局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2017.09.05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2017YD377 推荐单位: 昭通市科学技术局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1052017Y0003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   金沙江向家坝电站已于2012年10月10日开始蓄水发电,金沙江向家坝电站库区蓄水后,正常蓄水位380米,死水位370米,导致电站库区的水土资源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上游将形成14.5万亩左右的水库水域,水面变宽,水深加大,流速减缓使水质变肥,适合开展网箱养殖。而且库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有利于鱼类的生长,渔业利用的潜力巨大。   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发电初期,14.5万亩水域面积内大量被淹没的各类物质,以及广袤的集雨面积内的营养物质均进入水库,加之水库蓄水后,流速减缓,水交换减慢,水体存在环境因子变化的潜在风险。   鱼类作为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因子,在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金沙江开阔水域发展库湾不投饵网箱养殖,可以利用水中丰富的浮游生物资源,使之转化为动物性食品,因此渔业生产通过水库生态系统,将营养物质转化成水产品,通过人们对水产品的利用,可以减轻水体氮磷营养负荷。   向家坝电站蓄水时间较短,缺少渔业生产必要的关键数据。不投饵网箱是以水中天然饵料作为鱼类生长的食物,而食物的种类与丰歉决定着滤食性鱼类的生长情况,也决定着网箱中单位水体的鱼产力,因此,水体中饵料状况直接影响着网箱养殖的鱼类品种与投放数量;同时,作为我国西南高原地区的金沙江,水温偏低,我国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能否适合本地水温,尚不得而知,因此土著鱼类将成为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不同鱼类的室温范围有所不同,根据本地的水温及其变化情况确定合适的养殖品种将对养殖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向家坝水库蓄水时间较短,尚缺乏相关的基础数据,因此进行相关研究势在必然。   “金沙江‘放牧鱼’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以不投饵方式在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上游开阔水域进行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生产。对其中所涉及的养殖鱼类品种、鱼种投放时间与规格、鱼种投放数量等关键技术相关的环境因子(包括养殖水体饵料种类与数量、水温及其他水化学指标的周年变化情况等)进行调查,结合不同品种及规格的鱼类养殖试验,据以确定生产环节中的关键技术细节。   2、研究目的与意义   项目的目的与意义:   “金沙江‘放牧鱼’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以不投饵方式在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上游开阔水域进行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生产。对其中所涉及的养殖鱼类品种、鱼种投放时间与规格、鱼种投放数量等关键技术相关的环境因子(包括养殖水体饵料种类与数量、水温及其他水化学指标的周年变化情况等)进行调查,结合不同品种及规格的鱼类养殖试验,据以确定生产环节中的关键技术细节。   项目的实施: ①将确定金沙江“放牧鱼”的生产品种,以及单位网箱水体中鱼种的投放数量等,使放牧鱼的生产科学合理;   ②使“放牧鱼”的生产在实现合理经济效益的情况下,确保库区渔业生产对水质持久改良的功能;   ③项目的推广应用,将有效解决金沙江沿岸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江水的有机污染,实现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④通过技术培训与示范,将该项目的关键技术在广大移民的生产中实施,解决库区移民的后扶安置问题。   3、主要论点与论据   ①调查向家坝水库水体环境的理化因子,筛选合适的网箱养殖品种。   ②对库区鱼类天然饵料种类、数量进行调查,确定单位网箱水体鱼种投放规格及数量。   ③开展网箱养殖对比试验,最终确认不投饵网箱养殖鱼的种类、规格、数量,投放与上市时间。   ④归纳不投饵网箱养鱼操作技术流程,开展应用示范。   4、创见与创新   本项目的创新点为:   1. 开展了项目区水生物及环境指标调查。   2. 依据项目区环境特点,提出了不投饵网箱养鱼生产模式。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期内,生产黄颡鱼、江团、鳙鱼、中华倒刺鲃、岩原鲤等有机经济鱼类63吨,实现经济效益310万元,新增利润60万元。2017年,在扩大养殖规模和拓宽销售渠道基础上,经济效益将获得进一步提高。   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了目前国内先进水库不投饵网箱养殖基地,项目填补了我省在流动水体中不投饵网箱养殖鱼类的科技空白,生产优质商品鱼供应我省及周边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水产品的需要;通过技术培训,提高相关行业的生产力水平,通过示范和安置库区移民,增加了库区移民的就业渠道。   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本项目只有两年的实施期,而水库的生态变化因子太多,如水位的高低,上游水质变化都会极大地影响项目区的水环境指标,特别是饵料生物资源。由于水库面积大,蓄水时间较短,环境因子基础资料缺乏,相关资料也少,分析得不够深入。   6、历年获奖情况   2014年获得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16年获得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2016年获得昭通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联系人: 李星辰 成果登记日期: 2017-09-05
联系人email: 779890336@qq.com 单位代码: 95303608
邮政编码222: 657800 联系人电话: 18808708585
单位传真: 单位通讯地址: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金港国际2号楼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0870-8458466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水富金沙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7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李星辰;杨广;李悦;郑和发;郑洁;高四合;单建杰 资源采集日期: 2018-03-20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