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生物技术 » 海洋生物科学

岛礁型海洋生态群落演变过程及资源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渔山列岛;食物网结构;生态群落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17020055 资源采集日期: 2018-03-0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甬科验字[2017]第00-55号 评价单位: 宁波市科技局
评价日期: 2017.11.15 评价证书号: 甬科验字[2017]第00-55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浙江沿海岛屿受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泥沙的影响,绝大多数处于浑水区,但渔山列岛是东海少有的水环境较清的岛屿之一,它受外海高温高盐水系-台湾暖流和东北季风的协同作用,岛屿上的海洋生物群落结构较为丰富,海洋生态类型与其它海岛也有所差异。该岛底质以岩礁相为主, 偶尔杂有小片砾石沙滩,海洋生物资源曾经较为丰富,但随着过度捕捞和环境变化,部分原生态岛礁生物资源遭到破坏,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压力比较明显。国家海洋局于2008 年正式批复设立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2012 年又加挂了国家级海洋公园的牌子。因此,为协调海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矛盾,亟需研究、建立不同海洋保护区内特殊的保护措施。   本项目系统调查了渔山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基于数理统计的方法估算了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次级生产力,分析了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优势种,并开展了优势种生态位的综合评价与分析;利用水下摄影技术探明了渔山列岛厚壳贻贝的自然分布规律,并估算其潜在资源量,为综合利用奠定科学基础;基于微卫星标记和CO1基因分别分析了黄口荔枝螺和厚壳贻贝的遗传多样性结构;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开展了渔山列岛潮间带典型种类食源性分析,并构建了食物网结构,开展了潮间带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的初步分析;开发建立了一种针对厚壳贻贝在潮间带的增殖方法,探索性开展了厚壳贻贝增殖的工作,为厚壳贻贝的资源增殖提供了技术依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渔山列岛生态保护与综合利用的建议。   本项目出版著作1部,发表论文5篇,申报专利9项(授权5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培养研究生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培养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名。   项目研究期限为2014年8月至2017年7月,经课题组共同努力,完成全部研究任务,并于2017年11月15日顺利通过科技局验收。   
成果名称: 岛礁型海洋生态群落演变过程及资源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关键词: 渔山列岛;食物网结构;生态群落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海洋生物科学
二级分类名称: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2014.08 至2017.11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学科分类2: 240.50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S937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2014C10018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40.00 评价单位: 宁波市科技局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2017.11.15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甬科验字[2017]第00-55号 推荐单位: 宁波市科技局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17020055
成果简介:   浙江沿海岛屿受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泥沙的影响,绝大多数处于浑水区,但渔山列岛是东海少有的水环境较清的岛屿之一,它受外海高温高盐水系-台湾暖流和东北季风的协同作用,岛屿上的海洋生物群落结构较为丰富,海洋生态类型与其它海岛也有所差异。该岛底质以岩礁相为主, 偶尔杂有小片砾石沙滩,海洋生物资源曾经较为丰富,但随着过度捕捞和环境变化,部分原生态岛礁生物资源遭到破坏,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压力比较明显。国家海洋局于2008 年正式批复设立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2012 年又加挂了国家级海洋公园的牌子。因此,为协调海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矛盾,亟需研究、建立不同海洋保护区内特殊的保护措施。   本项目系统调查了渔山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基于数理统计的方法估算了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次级生产力,分析了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优势种,并开展了优势种生态位的综合评价与分析;利用水下摄影技术探明了渔山列岛厚壳贻贝的自然分布规律,并估算其潜在资源量,为综合利用奠定科学基础;基于微卫星标记和CO1基因分别分析了黄口荔枝螺和厚壳贻贝的遗传多样性结构;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开展了渔山列岛潮间带典型种类食源性分析,并构建了食物网结构,开展了潮间带海洋生态系统能流的初步分析;开发建立了一种针对厚壳贻贝在潮间带的增殖方法,探索性开展了厚壳贻贝增殖的工作,为厚壳贻贝的资源增殖提供了技术依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渔山列岛生态保护与综合利用的建议。   本项目出版著作1部,发表论文5篇,申报专利9项(授权5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培养研究生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培养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名。   项目研究期限为2014年8月至2017年7月,经课题组共同努力,完成全部研究任务,并于2017年11月15日顺利通过科技局验收。   
联系人: 朱励华 成果登记日期: 2017-11-15
联系人email: zlh6010@163.com 单位代码: 93304126
邮政编码222: 315012 联系人电话: 0574-87466892
单位传真: 0574-87466892 单位通讯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三市路59弄8号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0574-87466892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浙江万里学院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7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焦海峰;包永波;黄琳;郑丹;施慧雄;尤仲杰;孙元;李威;袁文斌;张丽丽 资源采集日期: 2018-03-0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