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天津地区;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研究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津20171552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7-09-2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津科成鉴字PJ(2017)120号 | 评价单位: | 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 | ||
评价日期: | 2017.08.25 | 评价证书号: | 津科成鉴字PJ(2017)120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天津地区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的研究”项目是天津市水产局科研项目“天津地区浮游生物常见种类光盘制作与应用”和“天津地区水生浮游生物彩色图谱”的整合。项目执行年限为2009年8月至2017年8月,为计划外项目。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水产技术服务人员提供专业水准的浮游生物种类分类依据及相关的基础性资料,达到准确、快速鉴定,熟练掌握分类方法、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及生态作用,进而提高对水环境的调控能力,更好地为渔业生产服务。该项目历经八年的研究,累计采集水样780个,拍摄浮游生物彩色图片5万余张、视频 2100份,建立了天津地区浮游生物种类的图片库和视频库:完成了浮游生物中藻类、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五大类334属1052个种类的鉴定。项目主要创新点: 1.首次对天津地区分布的浮游生物进行了种类区系组成研究,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相关研究的空白。 2.编辑出版了《天津地区浮游生物彩色图谱》(中国农业出版社)和《水生生物学实验》(吉林大学出版社)专著两本,制作“天津地区浮游生物常见种类”光盘1套,具有较高的专业性、科普性、实用性,参考价值高。 3.在天津地区首次发现了中国新记录种多须拟前翼轮虫1种和区域新记录种喜马拉雅低额溞等3种。 项目完成的彩色图谱和光盘均真实地反映了浮游生物活体的原始色彩和形态特征,改变了分类文献中浮游生物种类形态图为手绘图和黑白图的格局,解决了手绘图与实物不符,种类观察和鉴定无从下手的难题,从全新的角度生动地展示了浮游生物形态之美,色彩之丰,多样性之奇。该项目成果在应用基础研究和相关产业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