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枝角类;捕捞;池塘;增氧机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201815151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
评价日期: | 2018.01.23 |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1.课题来源与背景:枝角类,俗称为“鱼虫”,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鳃足亚纲(Babchiopoda),枝角目(Cladocera),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内陆半咸水中。枝角类适应性广,繁殖力强,生长迅速,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干重粗蛋白含量达55%左右,是许多水生甲壳类动物、水产经济鱼类鱼苗培育阶段优质的天然饵料。池塘培育枝角类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常规的捕捞方法是人工持手抄网捞取,由于枝角类在池塘分散活动,单位水体的枝角类密度不大,手抄网的网口面积小,捕捞操作费时费工。因此需要一种捕捞池塘枝角类的装置,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装置的技术原理:主要是利用水车式增氧机促使塘水向装置的尾箱方向流动,枝角类随水流经网身到达尾箱,在尾箱捞取,从而提高池塘中枝角类的捕获率。设备性能指标:设备关键结构包括水车式增氧机、网架、网身和尾网箱,网架呈四方形,网身呈一头大一头小且两端不封闭的锥形,大端的网身与网架规格一致并固定在网架上,网架底部要接池塘底泥面;小端的网身与尾网箱连通,尾网箱固定在尾网箱架;水车式增氧机安装在网架一端的池塘内;网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呈八字形的网翼,呈八字形的网翼向增氧机端打开。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装置捕捞枝角类操作非常方便,由水车式增氧机促使塘水向尾箱方向流动,枝角类随水流经网身到达尾箱,在尾箱捞取,从而提高池塘中枝角类的捕获率。一个人即能操作完成枝角类捕捞工作,捕捞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捕捞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成本。本发明的工作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约50倍以上;此外,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实用性高,适于广泛推广。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研发团队具有多年的苗种培育经验,对枝角类的培育和捕捞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最终形成了“一种捕捞池塘枝角类的装置”的专利设备,并根据实际问题对装置进行了多次调试。根据近期的应用测试,采用装置运输活鱼,一口8亩的池塘,1人作业,每小时平均捕获技角类湿重100~200kg,是常规抄网捕捞的2~3倍,显著降低了捕捞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成本,从而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装置技术适用于淡水养殖领域。装置技术成果安全可靠。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装置目前已在南宁市、贵港市等多个市县应用,后期将逐步向其他市县进行推广。 6.历年获奖情况:装置目前未获得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