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赤眼鳟;苗种;人工繁育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EK2018B010292001191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DB4201/T470-2015 | 评价单位: |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 ||
评价日期: | 2014.11.27 | 评价证书号: | DB4201/T470-2015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361-2010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NY 5051-200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20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20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08-2012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SC/T 1075-2006 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该标准的编写符合国家标准GB/T1.1-2009的规定,与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二、该标准的内容完整、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确定的各项指标要求吸收了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定量准确,定性合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该标准对规范赤眼鳟苗种繁育与生产、推动武汉市名优鱼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标准规定了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亲鱼来源与驯化,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鱼病防治及苗种运输的基本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武汉地区赤眼鳟的苗种人工繁育,其它地区亦可参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