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家蚕;种质资源;黄绿色茧;茧色限性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粤科成登2字20180252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8-10-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2013B060400017040 | 评价单位: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基础研究与科研条件处 | ||
评价日期: | 2018.04.13 | 评价证书号: | 2013B060400017040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为加强我省特色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培育,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广东省科技计划“家蚕特色种质资源保护与黄绿色茧限性种质材料创新的研究”项目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家蚕特色种质的保护与安全继代:完成了对7份彩色茧、10份皮斑限性、7份茧色限性、1份湘晖突变系、2份粗纤度、8份细纤度等蚕种质资源的保护、驯化及安全继代, 并调查了各特色种质资源的主要经济性状,其各种质的强健性和主要经济性状水平得到持续保持。 2、湘晖体壁突变蚕的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对湘晖体壁突变体的纯种及杂交后代的饲养,完成了对突变蚕的形态特征观察,并调查分析了突变蚕后代突变性状分离情况、发育情况、茧质成绩、产卵性能以及化蛹蜕皮的质量与成份。 3、强健黄绿色茧限性蚕种质材料的创新:创新获得黄、绿色茧限性种质材料中系3份(花501、大花P20和花丰普)、日系2份(造晖A和造晖B),其茧色限性性状稳定,即黄色茧为雌性,绿色茧为雄性;其主要经济性状水平均不同程度的优于有色茧亲本材料大造花;利用新选育的黄、绿色茧限性中、日系种质材料组配了中×日(日×中)黄、绿色茧限性一代杂交组合“花501×造晖A”(正反交),并完成了杂交组合鉴定筛选及遗传分析和性状评价; 4、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5、发表学术论文2篇。 本成果通过通过对特色蚕、桑种质的开发利用研究,为开发丝绸新产品(免染丝绸、超薄丝绸、超厚丝绸等)和综合利用(医药、保健、观赏、食品、化妆品等)奠定了基础,是茧丝绸业更广、更深、更精开发的物质源泉。同时家蚕彩色茧等特色品种的育成和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和稳定蚕茧产量,直接受益于农民,而且可以改善原料茧的缫丝工艺品质及简化绸缎印染流程,是蚕桑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保证,是发展茧丝绸业最经济、最有效、最环保的重要手段,是做大做强我国茧丝绸产业的技术支撑。 |